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猎、存、检、售皆规矩,法国人“追逐野味”背后的大学问

   日期:2020-05-25     来源:欧洲时报网    浏览:260    

  法国5月24日疫情数据(截至巴黎时间5月24日):法国新增死亡43例,累计死亡28332例。新增确诊250例,累计确诊185532例;住院治疗17178例,较前日净减少205例;重症病例1665例,较前日净减少36例;治愈出院64547例。

 

  “一、全面禁止食用下列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二、严格禁止捕猎野生动物;三、严格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管理;四、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5月20日,中国武汉市政府官网发布《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严格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通知》,贯彻落实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严格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

 

  新冠疫情爆发至今,新冠病毒来自何处仍旧是一个谜,但“不问鸟兽蛇虫,无不食之”带来的高风险也成为此次疫情留给所有人的教训。

 

  相比于东方人在“口福”这件事情的执着,西方人留给人的印象往往要保守的多,而且在素食主义和环保主义崛起的今天,“少吃肉”甚至“不吃肉”的呼声不绝于耳,“吃野味”则是很少听到的事情。

 

  可是,正所谓“眼见不一定为实”,西方人对野味的追逐,可能并不像看起来那么风平浪静。

 

  法国人吃野味吗?

 

  法国生活条件及安全调查和观察研究中心(CREDOC)早前公布的报告显示,近十年内,法国人肉类消费量降低12%。2007年,法国人每天平均消费153克肉制品,而这个数字在2016年降至135克,十年之内降低了18克,但有趣的是,法国人的野味消费量却几乎没有减少。

 

  2016年,法国人均每天食用野味33克。

 

  法国市场上的野味从哪里来?

 

  目前,法国境内超市里的野味除了由法国本土猎人捕获之外,更多的则来自于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也有少量来自阿根廷、南非等国。野味消费时段也相对集中在每年年底的圣诞、元旦节日期间。

 

  据法媒报道,法国每年有超过100万人参与各种形式的打猎,这些人都拥有政府颁发的合法“狩猎许可证”。这些狩猎成果有些被当做纪念品(鹿头等),有些则被食用。

 

  自2006年起,全法所有商家、肉铺可以全年贩售野味,当然,与其他肉类食品一样,贩售的野生动物肉也必须保证来源的可追溯性。

 

  目前,法国各地的大型野生动物(尤其是野猪)“泛滥”,所以狩猎期也随之越来越长。

 

  哪些野味可以合法地吃?

 

  法国对野生动物的猎捕、收购、运输和贩售全套程序都有着严格的管理。

 

  在法国,被允许贩售的野味种类有两种:

 

  哺乳动物:所有有毛的哺乳动物,兔子、野兔、海狸鼠、旱獭(土拨鼠)等小型野生动物;狍子、野猪、野鹿、羚羊、比利牛斯岩羚羊、欧洲盘羊、扁角鹿等大型野生动物。

 

  部分禽类:绿头鸭、野鸽、山鹑、(当年出生的)小灰/红山鹑、雉鸡。其他所有种类均禁止出售,猎人无偿转让也不行。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法国法律仅允许对合法捕获的部分种类的野味进行贩售,其余品种只允许猎人自己打自己吃。这项规定也常被一些猎人协会拿来当做招揽“吃货”成员的噱头。

 

  食品追溯能力

 

  欧盟 178/2002/EC法规规定的追溯能力是指能够追溯到食品或饲料生产、加工、发放的全过程的能力,包括食源性动物、欲加入的物质等。食品、饲料、食用动物及其他期望进入食品或饲料的成分应建立良好的追溯性。食品、饲料经营者应能识别供应食品、食用动物或饲料以及食品与饲料辅料的成分。食品及饲料经营者应具备识别产品供应情况的标识体系及程序。

 

  对野味进行“可追溯”化管理

 

  与其他动物产品一样,欧盟对野味实行强制性的 “可追溯”化管理。

 

  对于大型野生动物,猎人在将其猎杀后,必须立即给其戴上有编码的标签(bracelet),而后才可以移动动物尸体。这种特殊的标签由各省每年按照野生动物种类发放,是野味在市场流通过程中的“身份证”。只有合法的野味才能佩戴,因此除了有“身份证明”这一作用外,绑标签也是抵制偷猎的一种办法。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