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餐饮业突围,新“吃法”迭出(2)
时间:2020-05-21 14:51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倒上一点油,把炸好的鸡米花放上,再倒上一罐我们的酸甜酱,看,一罐搞定大师菜。”5月5日临近中午,石家庄市裕华区玫瑰湾小区门口的果蔬店门前,一家调料公司正在推广新品,现场制作的一道糖醋鸡米花吸引了居民围观。
与我们平时见到的调味品不同,这款被封装在精致塑料易拉罐里的酱料只有70克,对应一盘菜的分量,口味包括红油辣子、酸甜酱汁等,罐上的广告语颇吸引人:“一罐搞定大师菜”。罐身还印有二维码,扫一扫便能学菜谱。
“我们本身就是生产调料的厂家,之前都是对接餐饮企业,产品是动辄一两公斤的大包装。但我们发现,疫情期间大家都希望在家也能做出饭店味儿,所以专门推出这种小罐装调料。”现场演示的一位陈姓工作人员介绍。
疫情之下,原本安居于餐饮业供应链上游的调料企业,选择“缩短”链条与消费者面对面。“跨界”的食品加工企业则谋求通过“便捷”和“饭店味儿”的融合,为争夺小餐桌增加筹码。
“咱们中餐讲究火候,讲究趁热吃,和西餐有很大不同,所以在国内做冷冻预制食品就更难,关键还是让消费者一吃,发现味道也不错。”庞寅龙说,惠康有自己的饭店和酒店,冷冻预制产品的品种和口味都是大厨们反复调整开发的,“咖喱鸡块还是专门找日本的大厨调制的味道。”
采访间隙,庞寅龙接到电话,请他尽快试尝公司刚刚研发的新品——“排骨鸡”。为了更迅速地占领个人或小家庭的餐桌,惠康不仅在持续增加新品,产品价格也相当亲民,一份200克的鱼香肉丝,终端销售价4.5元,酱香牛肉售价8.2元,咖喱鸡丁售价4.7元……
在位于石家庄中山路上的北京食品城,以往袋装产品为主的方便速食类产品货架,如今被桶装速食占据了半壁江山,酸辣肥肠面、花甲粉、肥肠粉、关东煮、汤河粉……很多之前不曾见过的产品纷纷上架。煎饼果子酱、炒饭酱、烤冷面酱、手抓饼酱、鸡蛋灌饼酱……食品城的酱料种类也一下子多了起来。
便捷类食品正从四面八方涌来,而大餐饮企业则探索借助新经营模式和品牌实力,为目标消费群体提供更便捷、安全的就餐环境。
上述石家庄新百商圈附近某高端餐饮企业的行政总厨为记者描述了小店的模样——产品上,围绕一款“爆品”,推出几个组合套餐;原材料选用上更适合中低消费;经营模式上,采用扫码下单、自主选餐、自主回收餐盘等全自助操作,如此既能无接触就餐,又能尽可能地降低对店员数量的要求,同时让顾客更快地完成用餐、提升翻台率。
“不论哪种方式,都是困境求生中的殊途同归。”这位行政总厨从业近30年,在他看来,餐饮行业一直在变。从狠刹餐饮业高消费之风,到2016年餐饮业基本明确中低端市场的发展方向,从最近两三年餐饮从大酒楼入驻商业综合体“蹭人流量”,到现在谋划由“大”到“小”,“千变万变,归根结底是顺应消费需求。”
新趋势下企业转型提速
最近,位于隆尧今麦郎生产基地的老爸厨房调理中心正在抓紧建设中。
“该中心主要是供应‘一菜一面’的料包制作。”今麦郎集团公共关系经理林瑞骞介绍,作为今麦郎方便面的高端产品,“一菜一面”致力于去除方便面的工业化味道,通过炒制新鲜蔬菜,经FD冻干技术锁味儿保鲜,“一菜一面”让方便面有了家庭厨房式的味道。
2015年,“一菜一面”一推出,便受到好评,受限于产能,如今“一菜一面”已经供不应求,这也使得老爸厨房调理中心紧急扩容。不仅如此,它的成功,还带动今麦郎另一款高端产品“面馆面”面市。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单身经济、小家庭经济崛起,在满足“好而不贵”的条件下,消费者的需求已经呈现 “从无到有”到“从有到优”之间的变化。
在个人或家庭这张餐桌的争夺上,发令枪其实早已打响。很多看似不相关的企业也在行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