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四期行业大讲堂完美收官
时间:2020-04-30 13:07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2020年4月29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行业大讲堂"突发事件,加速食品产业与流通双升级"线上公开课第四期顺利完成直播。本期公开课由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主办、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食品安全与信息追溯分会承办、江苏智信追溯研究院和上海中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支持。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在4月8日-29日期间共举办了四期行业大讲堂线上直播活动,总计吸引了近十万人次线上观看,并且得到了行业内企业、专家及媒体的高度关注。 出席第四期公开课的嘉宾有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会长何继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师、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食品安全与信息追溯分会专家委员乔红,原中粮我买网副总裁白光利,北京维赛思咨询有限公司CEO、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食品安全与信息追溯分会专家委员禚连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休闲食品总监联盟会长、湖北君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温捷。 公开课第四期以"5G时代的食品新流通体系"为主题,深入解析近年来食品行业流通的现状、变化、趋势,探讨5G时代食品流通可能出现的模式。本期公开课不但邀请到了食品行业长期坚持科研的一线学者,还邀请到了国内大型企业负责人,从不同角度剖析当前食品流通体系中存在问题、发展障碍,帮助食品企业梳理如何利用5G等先进技术进行产品设计,如何能及时、准确的获取消费需求等问题。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会长何继红做精彩分享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会长何继红分享的主题为"5G时代食品新流通的探讨"。 互联网在商贸流通变革中起到了哪些作用?第一, 当流通与互联网融合之后,企业多了渠道,消费者多了模式与选择,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商品流通的价值链已经以供给主导的模式转变为需求为主导的模式。第二,流通业和流通终端的变革。随着互联网影响力的不断加大,技术的不断提升,食品流通快速进入互联网+实体店的新型流通模式,线上与线下共同销售达到互能互补的效果,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线上营销创造了很好的业绩,这种模式在特殊时期发挥了突出作用。第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可以让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这使得消费者的行为和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互联网对于未来消费的影响很多。第一互联网改变了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一方面借助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模式,有效地简化了消费过程;另一方面,在产品的选择范围、用户体验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这也促进了年轻消费者观念变化。第二互联网改变了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和老年群体的一个生活方式,并且积极引导老年人群加入到互联网的这群体消费中。第三网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便捷的购物方式让消费者只需将所选购的商品放入购物车中,在网上完成支付等操作,便可等待商品送货上门。这种零售商业模式不仅免去了消费者在各个实体店之间的奔波和劳累,更重要的是便利,极大地拓展了消费者的商品选择范围。 5G新技术的出现,又将对未来的消费食品流通产生怎样的影响?何会长认为,创新消费模式,特别是促进新的流通体系形成,是一个需要大家共同不断深入探讨的课题。5G时代是一个融合的时代,工业、交通、医疗、能源、智慧城市、智慧家居等等,都将随着5G的融合擦出新的火花。对于食品行业而言,更深入的认识认知5G新技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食品新流通赋能。 在这个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以及共享的理念当中,只有加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只有不断的更新和掌握新技术才能够在未来的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和现代供应链等方面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一些新的需求,推动流通产业的一个新的发展。 北京维赛思咨询有限公司CEO、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食品安全与信息追溯分会专家委员禚连春做精彩分享 北京维赛思咨询有限公司CEO、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食品安全与信息追溯分会专家委员禚连春分享的主题为"关于5G时代的发展机遇以及如何抓住机遇",他主要从回顾4G时代互联网对流通模式及经济的影响、5G时代的5个发展新动向、食品流通企业如何抓住5G时代机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讲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