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关于2020年度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通知(发改粮食〔2020〕660号)(2)

  (二)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粮食生产要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粮食主产区充分发挥优势,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加强粮食生产,将2020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市县,确保全年粮食面积和产量保持基本稳定。继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不再减少粮食面积,玉米面积要保持稳定。全面落实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抓住春季农业生产关键时节,抓紧抓实抓细夏粮田间管理和春耕生产,努力增加春播面积,提高播种质量,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恢复双季稻的要求,统筹实施好稻谷最低收购价、稻谷补贴等政策,加大对早稻生产的扶持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大力推广集中育秧、机插秧等关键技术,开展全程托管、环节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营等社会化服务,鼓励引导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扩大早稻生产,遏制早稻持续下滑的势头,千方百计增加早稻面积,促进双季稻恢复生产。

 

  科学防灾减灾,及早做好抗旱防涝的应对准备,确保不发生区域性持续性灾害。认真贯彻落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加强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稻瘟病、油菜菌核病等重大病害的监测防控,严格落实病虫害防控预案,加强对草地贪夜蛾、沙漠蝗及国内蝗虫的监测,及早准备好药剂药械,开展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坚决遏制爆发成灾,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三)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优化地方储备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抓紧完善地方储备安全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储备,推动形成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功能互补、协同高效的新格局。健全地方储备经营管理制度,完善地方储备轮换管理办法,严格储备安全、质量管控等制度。推进地方储备管理信息化,强化资源整合,突出建设成效,提升地方粮食储备资金监控效率。压实地方储备企业对地方储备仓储保管、安全生产、质量安全和资金管理等承担的主体责任,确保地方储备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督促地方政府对辖区内承储中央储备的企业,依法履行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对辖区内承储最低收购价粮、临时存储粮等其他中央事权粮食的企业,依法履行属地监管责任。

 

  完善地方储备执法督查制度,实行地方储备绩效评估和严格责任追究。加快制定地方粮食安全保障、地方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粮食流通等地方性法规,制修订配套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为依法推动粮食安全治理和管粮管储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四)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的文章。统筹抓好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为各类主体开展市场化收购创造条件,坚决守住“种粮卖得出”的底线。建立健全粮食收购市场化融资机制,粮食主产区要按市场化方式完善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等融资机制,并防止发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其他省份要因地制宜,指导企业多渠道筹集粮食收购资金。加强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统筹安排不合格粮食收购、处置工作。不断完善粮食产销合作机制,拓宽粮食购销渠道。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增加适应国内需求的粮食进口。以稻谷为重点,推动政策性粮食不合理库存消化。根据粮食产销和市场流通特点,结合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布局和建设规划,加强重要节点粮食物流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加快推动实施方案落地。抓好“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统筹谋划粮食加工能力布局,合理引导粮食深加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企业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打造国际大粮商,加快培育新动能,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

 

  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健全监管制度、监管体系和风险监测网络,加强监测抽检,严格出入库粮食质量安全管控,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或用于食品生产加工。严格进口粮食检验检疫和接卸、运输、储存、加工等环节疫情防控监管。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加强粮食收储流通全链条监管,建立重大涉粮案件处置快速响应机制,严防发生群体性事件。推动节粮减损,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行动。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