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对话蒙牛CEO卢敏放:国际化再造半个中国市场,10年国际收入占(2)

未来10年,蒙牛的国际化目标是把亚洲市场做好,未来在东南亚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南亚市场扩张,这样所囊括的市场范围将进一步加倍。在这样的基础上,蒙牛的产品打入欧洲、美国市场也并非没有可能。

第一财经:现在蒙牛的收入中,国际和国内业务的占比分别是多少?未来有怎样的战略目标?

卢敏放:国际目前业务占比很少。按照快消品公司的发展规律,随着国家GDP增长,国际化业务的占比也会不断提升,以可口可乐为例,当美国GDP在1万美元时,可口可乐美国市场收入占比是92%,而当美国GDP在5万美元时,全球市场收入则占到60%。

未来10年,蒙牛的国际化收入希望可以占到总收入的15%,相比于其他国际快消品公司,蒙牛本土市场的占比可能会更高一些,因为中国市场的体量很大。

 

国际国内“双轮驱动”

第一财经:如何评价启动此轮国际化的时间节点?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市场足够大,目前花费大量资源去推动国际化是不是早了一些?

卢敏放:这个说法不完全正确,今天中国的消费者不只看中国,全球化的发展也会促进国内的发展,因此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应该适度超前。

另一方面,国际化本身对企业发展有利,蒙牛马上会面临输出型业务模式的机会,即运用中国的生产线开拓相对落后的市场,中国的生产线在当地依然有很强的技术优势,也会带给企业更多发展机会。

第一财经:我们注意到,目前蒙牛在中国市场还不是最大的乳制品企业,企业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同时国际化的战略发展需要时间,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蒙牛推进国际化战略是为未来发展铺路,而短期内放弃了在国内行业第一的争夺?

卢敏放:蒙牛并没有放弃行业第一的争夺,目前蒙牛的资源足够支撑两线作战,蒙牛的经营非常健康,资本市场也给予了较大的空间。

第一财经:如果未来在中国市场还要争做第一,那么蒙牛在国际和国内业务上的资源上如何分配?

卢敏放:目前蒙牛国际化的资源投入少于10%,未来会继续增加投入。而在国内的策略上,我们侧重于在布局上领先。未来也会考虑用鲜奶(巴氏奶)产品重获领先,控股现代牧业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第一财经:和中国市场相较而言,东南亚市场在基础设施和配套方面的条件并不算好,那么其投入产出率与中国相比,是否会存在效率落后于中国的问题?

卢敏放:中国的效率肯定最高,目前海外市场刚刚开始,投资效率还看不出来。但海外市场的利润回报率更高,以印尼为例,其市场以跨国企业为主,基本利润率远高于中国水平。中国快消行业由于竞争激烈,净利润率非常低,而印尼等市场竞争较少,因此利润率远高于中国。

下一步,蒙牛将首先追求海外市场的规模,这也是快消品的第一要务,未来国际业务的收入占比目标是15%,但贡献的利润可能会更高。

第一财经:去年以来全球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你在国际化的推进过程中有怎样的感受?这些变化对蒙牛未来国际化战略拓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卢敏放:目前的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于蒙牛未来国际化战略会有一定的影响,比如一些发达国家的优质企业标的可能就拿不到了,未来发展还有很多变数,但蒙牛的国际化战略方向不会改变。

 

 

放眼数字化未来

第一财经:数字化正在深入影响全球食品业,蒙牛的数字化上有怎样的打法?

卢敏放:产业数字化是当下所有企业最重要的目标。蒙牛也不例外。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