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统筹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信息化建设的指导
时间:2020-01-16 17:13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局),各垂直管理局,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武汉轻工大学:
信息化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履行国家储备安全核心职能的重要支撑,是加快行业系统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强大动能。近年来,粮食和物资储备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新时代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统筹规划、标准规范、整合共享、应用成效、运行保障等方面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为加快推动信息化见成效上水平,切实履行好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的新职责新任务,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文件要求,坚持信息化支撑国家粮食和战略应急物资储备安全保障,坚持信息化服务种粮农民、市场主体和广大消费者,坚持信息化引领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突出需求和应用导向,着力加强信息化规划、建设、应用和管理,着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着力提高信息化整体水平,为提升粮食和物资储备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构建更高质量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统一的国家物资储备体系发挥信息化支撑保障作用。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从粮食和物资储备改革发展全局出发,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信息化统筹规划和集约建设,健全标准规范体系,整体提升科学化、体系化和标准化水平,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问题导向、突出重点。聚焦粮食和物资储备信息化底子薄、基础弱,建设不平衡、应用不充分以及信息“孤岛”、数据壁垒问题,突出建设与应用重点,坚持好用实用管用,把信息化融入各业务环节。
整合资源、协同共享。积极探索信息化创新发展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机制,充分整合利用粮食和物资储备信息化基础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强化应用和业务协同。
安全可靠、强化保障。坚持底线思维,严格落实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制度,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完善信息化运行维护保障长效机制,确保粮食和物资储备信息系统的安全。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通过整合资源、打通数据、贯通应用,完成已建在建信息系统数据化、平台化、可视化集成,形成安全数据“一中心”和信息化应用“一网通、一张图、一张表”新格局,基本实现政务业务服务、储备动态监管、应急指挥调度协同高效,粮食和物资储备应对突发事件、管理大数据资源和服务种粮农民、涉粮企业、消费者的能力明显提升。
到2025年,信息化成为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治理效能的创新动力,全面建成统一的标准规范、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安全支撑、运行保障体系,形成“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深度融合,政务一体化服务、储备动态监管、应急指挥调度、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质量安全追溯、粮食企业信用服务等应用协同运行的新局面,粮食和物资储备大数据治理、智能决策支持和信息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二、加快整合完善信息化基础资源
(四)深化信息化顶层设计。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的政务服务平台一体化和“互联网+监管”等各项任务。突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聚焦国家储备安全核心职能,加快推进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守住安全稳定廉政“三条底线”,围绕构建统一的国家物资储备体系,加强融合、有序衔接、提升应用,全面落实行业系统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建设任务,统筹谋划编制好“十四五”信息化规划,突出规划引领作用。
(五)构建统一标准规范体系。突出先进性、兼容性和拓展性,围绕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应用服务、安全保密、运行保障等关键环节,构建适应粮食和物资储备信息化发展需要的标准规范体系。鼓励地方、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加快标准制修订工作。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信息化产品和系统标准化,为推广应用创造条件。坚持基础先行、急用先行,数据和应用同步推进的原则,2020年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标准规范框架和互联互通、数据及接口等基础通用标准规范,2023年形成完善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