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糖业高质量(2)
时间:2019-04-06 17:54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七)强化市场监管。加强对糖料蔗购销市场的协调和监管,强化履约监督,打造诚信糖业。实行订单合同备案制,制糖企业将订单合同报送乡镇人民政府,由乡镇人民政府统一汇总报县级糖业主管部门备案,作为加强监管、实施财政支持的必要依据。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调处机制,及时处理纠纷。防止发生哄抬价格或不合理压价收购行为。对失信和扰乱糖料蔗购销市场的行为主体,取消享受财政支持等优惠政策待遇,并纳入征信体系,依法依规惩处。(责任单位:各有关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市场监管局、发展改革委、司法厅、农业农村厅,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
三、着力提高糖料蔗生产水平
(八)加快糖料蔗基地建设。2019年底基本完成500万亩“双高”基地建设任务,提高管护水平。加快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内650万亩非“双高”基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糖料蔗种植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在保护糖料蔗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允许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责任单位:各有关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农业农村厅、财政厅、发展改革委)
(九)加快糖料蔗良种育繁推广。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开展糖料蔗良种选育联合攻关,选育出一批综合性状优良、适宜机械化生产的糖料蔗新品种。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在崇左、来宾等市建立糖料蔗良种繁育科研基地。重点支持自治区农科院甘蔗研究所、柳城甘蔗研究中心等甘蔗良种研发机构建设。鼓励制糖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糖料蔗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不断提高糖料蔗良种化、商品化水平。建立健全糖料蔗良种选育、扩繁、推广激励机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责任单位:各有关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农业农村厅、科技厅、财政厅、农科院,广西大学)
(十)全力推进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建立糖料蔗生产机械化、智能化研发中心,支持骨干企业、研究机构等开展联合攻关,加快研制一批适用性强的大、中、小型糖料蔗种植和收获机械。总结推广糖料蔗机械化试点成功经验,加强农艺与农机结合,推广先进的农机使用服务模式。鼓励制糖企业加快实施压榨槽等前处理设备改造、运输设施更新改造,适应机收糖料蔗加工要求。(责任单位:各有关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糖业发展办、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工业和信息化厅)
(十一)加强糖料蔗精细化生产管理。突出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广应用高产高糖良种、健康种苗、深耕深松、蔗区土壤改良、地膜覆盖、病虫害生物防治、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高农艺农机结合水平,推广应用适应机械化收割的种植模式。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组织,推行规模生产、适度经营、精细化管理模式。(责任单位:各有关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农业农村厅)
四、推动制糖企业高质量发展
(十二)推动制糖企业战略重组。坚持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一律平等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加快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促进糖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战略性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综合竞争力。引导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责任单位:各有关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商务厅、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外事办)
(十三)大力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推进蔗糖精深加工,支持企业实施“两步法”生产,不断提高食糖品质。大力发展糖果、饮料、休闲食品等产业,提高食糖就地转化增值水平。推进糖蜜、蔗渣、滤泥等副产品高值化利用,积极发展酵母及其抽提物、生物质发电、绿色环保浆纸、生物有机肥等产业。加快糖机制造、农机制造、仓储物流、产品包装、农资等关联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广西·中国糖业产业园、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涉糖涉蔗园区。支持相关企业开展新产品研发和生产,鼓励国内外优势企业到我区参与糖业全产业链发展。(责任单位:各有关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科技厅、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