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解读《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
时间:2020-01-09 11:35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2019年12月31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对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提出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十大行动”,明确落实分解到责任单位的48项具体任务。同时,要求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全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切实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建立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
1.《措施》出台的背景和意义?与陕西省目前实施的管理办法有哪些不同之处?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中华民族未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坚持党政同责,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批示,强调要完善监管体系,着力提高监管效能,落实最严格的全程监管制度,推动食品安全形势持续改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近年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上下,以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为目标,坚持“四个最严”,坚守安全底线,加强源头防治,强化全程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关口。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重大食品安全风险得到控制,没有发生三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得到保障,全省食品安全形势稳中趋好。
总的看,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工作力度不断加大,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食品安全仍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存在不小差距,“治标”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巩固,“治本”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明显短板。必须深化改革破解难题,建立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发〔2019〕17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我省食品安全工作改革发展,切实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结合陕西省实际,制订《措施》。
《措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陕西省第一个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的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纲领性文件,具有里程碑式重要意义。《措施》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为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提供了目标指向和基本遵循,有利于加快建立食品安全领域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能力,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此次《措施》中的亮点有哪些?
《措施》是陕西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总规性文件,《措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着眼2020、2035两个重要节点,紧紧围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这一核心任务,主要有如下亮点:
(一)建立标准方面。注重食品地方品牌建设、地方特色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鼓励企业制定实施更严格的企业标准,支持社会各方参与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安全性评估分析与管理决策等。落实产业发展和监管急需的基础标准、产品标准、配套检验方法标准。指导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和应用标准,推动标准实施落地。
(二)“互联网+食品”监管方面。《措施》提出,推进“互联网+食品”监管,全面推进检验数据共享分析项目信息化建设,以云计算平台、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建设公安环食药犯罪侦查应用平台,逐步实现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线索网上排查汇聚和案件网上移送、网上受理、网上监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