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香肠腊肉旺季,成都猪肉价格平稳依旧
时间:2019-12-30 10:34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日期:2019-12-30 来源:第一财经 浏览:85 “每年这个时段市民要制备腊肉、香肠,是猪肉消费需求最多的时候,但是现在猪肉价格并没有因此上涨,这段时间还有所回落。”成都市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肉类经营部经理左淮瑛向第一财经介绍。
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承担了成都市主城区80%的生鲜农产品供应,蔬菜日均交易量超5000吨;猪肉日均交易量逾3000头;牛肉日均交易量逾700头。因此,该市场是城市保供稳价的重要载体,从这里可以观察到成都的物价水平。
加大调运和补货,直接保障货源
每天凌晨是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交易最繁忙的时段,大量货车进出,将生鲜农产品发往成都各大市场及周边地区。交易的蔬菜品种十分丰富,大部分是本地种植的蔬菜,也有一部分来自省外的产品。
一家专门经营内蒙古土豆批发的老板向第一财经介绍,土豆价格比较平稳,波动不大,当前批发价格1.15元/斤左右。她刚从内蒙古运来几卡车土豆。不过,她预计,随着北方气温进一步降低,若降雪导致交通不畅,可能会使得土豆价格上涨。
农产品尤其是蔬菜供应最容易受到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批发市场作为现有生鲜农产品流通主渠道,在保供稳价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是由政府主导、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公司和成都益民投资集团共同打造的国家级“菜篮子”工程,承担的责任更为重大。
成都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经营管理部经理龙明光向第一财经表示,成都市场的蔬菜货源非常充足,大多数价格都比较平稳。当前价格涨幅较大的蔬菜主要是西红柿、茄子和三月瓜。其中,西红柿是遭遇病虫害,全国产量下降,茄子和三月瓜主要是北方大面积打霜。
因此,如何保障这些因灾和天气影响的蔬菜货源是保价稳供的关键。
龙明光说,首先是加强场内产品供需监测和分析,根据需求导向及时加大热销农产品的调运和补货力度。利用市场所建立的本省菜与外省菜联动机制,结合场内供应需求和价格变化及时组织商户调运农产品,形成快速反应机制。
龙明光说,西红柿价格从2元/斤涨到了4元/斤,市场就积极组织调运攀枝花米易、盐边等省内货源,有效满足了场内供应稳定。“我们在省内有20-30个500亩以上的基地,40-50辆保障车。随时都可以应急调运。”
这种应急反应在肉类品种上也十分明显。如近期冬至前后,市场根据历年场内消费趋向,积极组织羊肉商家加大货源组织,目前市场羊肉日均供应量约2500只,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采购需求。
不仅如此,市场方面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关注场内供应及价格走向,切实将市场保供稳价工作落到实处。另外还强化市场与商户联动性,广泛开展宣传,同心协力,确保在极端天气或其他应急时期,商户能与市场共同肩负起保障城市“菜篮子”供应及价格稳定的责任。
最为根本的是,成都在种植养殖供应端出台政策确保供应。
今年3月,成都市政府出台了高质量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建设基本目标:成都全市蔬菜(含食用菌)产量稳定在550万吨以上,肉类总产量稳定在50万吨以上。
消费者也在主动调整采买结构
今年发生的非洲猪瘟导致全国猪肉价格有所上涨。除了千方百计组织货源之外,通过引导寻找替代产品也是保供稳价的重要举措。
左淮瑛表示,11月-12月是四川做香肠腊肉的旺季,是猪肉需求最大的时间段,而这段时间猪肉价格平稳,现在猪肉价格已经批发价回落到21.5元/斤左右。预计到春节期间,猪肉价格也会保持平稳。
左淮瑛介绍,四川猪肉涨价高峰是在10月份,最高批发价达到了52元/公斤。“受非洲猪瘟影响,上半年养殖户曾一度恐慌性抛售生猪,由于四川生猪存栏量大,因此,猪肉价格相比其他地区上涨滞后一点,一直持续到7月,8月才开始大幅上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