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印发《关于加快建设(2)
时间:2019-12-07 14:10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六)培育壮大粮食企业。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做强做优做大一批具有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的骨干国有粮食企业,推动“一县一企、一企多点”一体化网络建设。鼓励通过产权置换、股权转让、品牌整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粮食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的国家和省级粮食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鼓励粮食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设备升级换代,推进粮油机械设备向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鼓励省内粮食企业“走出去”,扩大福建粮食版图,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
(七)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支持南平、三明、龙岩等省内粮食主产区提升粮食加工能力,就地就近实现粮食转化增值,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沿海主销区要适应消费需求升级趋势,重点提升主食、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和粮食精深加工水平,健全物流配送供应体系,积极发展新业态,创新营销服务模式,大力推进主食产业、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支持扩大优质产能,通过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环保、能耗、安全生产等约束,倒逼落后加工产能退出,推动新老产业协调发展、新旧动能有序转换。
(八)培育知名粮油品牌。支持粮食企业弘扬“工匠精神”,挖掘我省地方特色优势,加大绿色、有机粮油产品的推广和认证力度,通过商标注册、质量管控、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等手段打造地理标志产品等品牌,做优做强以品牌价值为核心的现代粮食产业。加大“河龙贡米”“浦城大米”等传统品牌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鼓励和支持粮食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九)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深入实施“科技兴粮”,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进一步提升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粮食科技展区的办展质量,广泛征集科研院校的科技成果和企业的技术需求,搭建校企、科企技术对接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对营养健康、质量安全、节粮减损、加工转化、“智慧粮食”等领域相关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扎实推进“人才兴粮”,深化粮食行业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特别是粮食科技创新人才、优秀青年专业人才和粮食领域卓越工程师等高层次人才。通过各种方式、多种形式举办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挖掘一批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推动省粮储局直属两所学校粮食产业相关学科建设,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加强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结合我省实际,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技师培训鉴定工作,提升行业职工技能水平。
四、积极打造供应链
(十)健全完善粮食市场供应体系。支持重点粮食批发市场提升改造,拓展功能。以粮食批发市场、骨干粮食加工企业、粮食购销企业等市场主体为依托,改造和建设一批区域性骨干粮油应急配送中心。积极发展粮超对接、粮批对接、粮校对接等直采直供模式,加快“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建设,畅通粮食供应“最后一公里”。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军粮供应、应急供应、成品粮供应、放心粮油、主食产业化“五位一体”融合发展,着力提高军队粮油供给保障能力和地方应急保供能力。
(十一)发展粮食产业新业态。深入开展“互联网+粮食”行动,积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动粮食业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探索推广手机售粮、“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业态。加快福建省原粮追溯体系管理平台升级,实现与省“一品一码”平台数据对接和交换,切实做到粮食质量安全“一品一码”、码随粮走,全过程可追溯。推动粮食产业经济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促进农业观光、农耕体验、粮食科普等新产业发展,打造以粮食元素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旅游项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