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食品安全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3)
时间:2019-10-23 11:50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食堂售饭工作是检验整体服务水平的又一个重要环节,除了坚持食堂尝菜制度,搞好食品48小时留样外,在打饭菜数量多少上,在服务文明用语上都能展现出食堂对待顾客的一种态度,能不能叫就餐者感受到食堂服务真正贴心,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每位售餐者的“脸”和“勺子”上,脸部的自然微笑,是对就餐者亲切尊重的流露;按量打饭菜是对就餐者一种公平的体现,这是餐饮人最起码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底线。
食堂中有这样一批少数不讲职业操守的人,看脸打饭,看地位高低打饭,看关系打饭,对自己味口的人就多打,不对味的人就板着面孔把勺子抖抖,这样一抖不打紧,把勺子里最精华的部分却给抖掉了,就餐者管这种人叫得了哆嗦病。这样的做法就餐者心里能平衡吗?还有的食堂工作人员出卖单位利益,打关系饭,人情饭不收钱,搞暗中利益输送,损害了单位利益,败坏了单位声誉,令员工们所不耻,应该看到绝大多数员工为食堂是付出了正能量的,只有少数人,他们付出的这种利益交易也能称得上是真情?
九问洗消环节是否合标准?
食堂的一切用具都是要经过严格的洗消杀环节的,如果应付交差就有可能出现使用餐具不卫生,产生大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在这个环节上要求食堂必须做到“一冲、二泡、三消毒、四清洗、五保洁”,卫生防疫部门规定使用消毒液的比例为:每10毫升加入1公斤的水,浸泡3-5分钟,经过几个工序的标准处理,就比较符合清洗消杀标准了。
在日常工作检查中,却发现餐具有油渍,有水渍的问题,细究原因问题出在水温没达到50C0以上,清洗次数不够,启用消毒设备时餐具叠放没有分散倒立所致,在洗消环节上看似没有技术含量的工序,人为的减少工序标准,这样的餐具能符合使用标准吗?
十问工人仪表是否重形象?
食堂员工重生产轻仪表形象的问题,是目前团餐业普遍的带共性的问题,员工进入工作场所,首先应该注重的就是卫生礼仪、举止礼仪、着装礼仪,有了充足的精气神才能提振士气搞好工作,没有人会喜欢一个着装不整,油垢染身,邋遢懒散的员工为自己服务。员工搞好自身形象也是食堂食品安全方面的一个不可缺的内容。
食堂建立更衣室功能主要是为员工更换工衣、工鞋、工帽、口罩提供方便的,也是预防员工穿自己衣服进食堂把细菌带入食品,食堂要求着工鞋是预防滑倒保护自身需要,戴工帽、口罩是有效预防头发掉入和口水飞溅到饭菜,这些小细节性的常识,是餐饮人都知道的,就是这样容易做到的小事,却是食堂员工最难做到的,员工工作时间长,自律性差是行业叫人脑胀的问题,食堂员工与管理者玩躲猫猫的游戏屡见不鲜,如韭菜一样割了又长,较难根除。损害了食堂形象,丢失了食堂利益。象这种不注重礼仪和形象的工人难道食堂就没有吗?
以上十问直戳食品安全工作的穴位,而这些问题也都是当今团餐业面对的问题,只要我们契而不舍的努力改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府部门加大管控监督力度,相信食品安全的最后一公里,会逐步加快打通步伐,形势倒逼食堂会主动改善这些细节问题。在食品安全领域也必将使老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进一步得到提升。
作者简介:席春生,湖北襄阳老河口市人,资深餐饮职业经理人,厨房策划设计工程师,食堂运营顾问,媒体自由撰稿人,现任随州市曾都食府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