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2)

  (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分类指导,改造提升一批“老字号”,深度开发一批“原字号”,培育壮大一批“新字号”,促进粮食产业结构优化、提档升级。扩大优质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新老产业协调发展、新旧动能有序转换。把握好投资结构和力度,避免重复建设。

 

  (七)做强做优粮食企业。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大对民营和中小粮食企业支持力度,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等方式,鼓励发展产业联盟和各类联合体,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八)培育创建知名粮油品牌。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支持粮食企业弘扬“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培育一批全国性、区域性知名粮油品牌。完善产品标准、检验监测、质量追溯体系,强化品牌质量管控。加强粮油品牌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九)培育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深入开展“互联网+粮食”行动,积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动粮食业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探索推广手机售粮、网上粮店等新业态。深入实施“金储”工程,强化质量追溯和在线监管,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指挥调度水平。推动粮食产业经济与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深入融合,促进农业观光、农耕体验、文化科普等新产业发展。

 

  (十)改造提升机械装备水平。实施粮食加工转化机械装备产业提升行动,加强关键粮油机械制造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粮食加工成套设备。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加快设备升级换代,推动粮油机械设备向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十一)健全完善粮食标准体系。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强化以需求为导向的标准立项机制,加快优质粮油产品、绿色加工技术等方面标准的研究制修订和推广实施,形成覆盖粮食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深入开展标准化国际合作交流,进一步提升中国粮食标准国际影响力。

 

  (十二)深入实施“科技兴粮”。突出粮食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强粮食营养健康、质量安全、精深加工、绿色仓储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创新,培育一批创新型粮食企业。支持粮食企业与涉粮院校、科研机构深入合作,通过设立研发基金、实验室、科技创新联盟等,促进科研机构、人才、成果与企业有效对接,加快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

 

  (十三)扎实推进“人才兴粮”。深化粮食行业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重点培养一批粮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粮食领域卓越工程师等高技能人才。推动涉粮院校粮食产业相关学科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行业职工技能水平。充分发挥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智库作用,加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大政策问题研究。

 

  四、积极打造供应链

 

  (十四)健全完善粮食市场供应体系。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生产布局、交通条件等因素,加强粮食市场体系规划建设,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供应效率。进一步完善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体系,探索建立特色品种粮食交易市场,服务新型经营主体与大型加工用粮企业。积极发展粮超对接、粮批对接、粮校对接等直采直供模式,加快“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建设,畅通粮食供应“最后一公里”。

 

  (十五)大力发展现代粮食物流。加快建设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的粮食物流重点线路,进一步打通国内粮食物流主要通道和进出口通道。大力发展散粮运输和多式联运,鼓励粮食企业建设中转仓、铁路专用线、内河沿海码头。

 

  (十六)全面深化粮食产销合作。支持各地加强政府层面战略协作,构建长期稳定、高效精准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鼓励产区企业到销区建立营销网络,销区企业到产区建立粮源基地、加工基地和仓储物流设施等,提高省际粮食流通的组织化程度。扩大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品牌效应,鼓励开展区域性产销合作洽谈活动。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