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非洲猪瘟恢复生猪生产九项关键技术(8)
时间:2019-09-01 11:4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进行猪只日常饲养管理、转移及饲养人员休息就餐、药械物资及维修用品消毒存贮等所涉及到全部区域,包括配种舍、后备隔离舍、培育舍、诱情舍、产房、待转舍、猪只转移连廊、出猪台、操作间、清洗房等绿区内立体空间全部实物(墙体、地沟、设备、管线等)以及淋浴间、熏蒸间、人员休息间、维修间等黄区立体空间内全部实物。
2.生产区外部
生产场区栋舍外所有区域以及场外靠场主干道路、污水站及附属区域,包括生产区道路、栋舍之间空地、发酵棚、出猪点、料塔、发电机房、维修房以及场外靠场主干道路等。
3.生活区
人员及物资进入、存储及生活休息的所有立体空间及娱乐区域,包括人员进场淋浴场所、物资进入熏蒸消毒通道、各类物资存储间、各类宿舍、办公室、会议室、厨房、餐厅、生活区、娱乐区域、洗衣房及周边空地等。
猪场内部环境清理/清洁/检测
详见表2。 表2、猪场内部环境清理/清洁/检测
设备/设施/物资模块改造升级、维保
详见表3。
复产消毒方案
1.基本要求
(1)消毒前应将所有有机物(分泌物、毛发、粪尿、死猪组织)完全清空。
(2)所有表面全面经过清扫、清洗、擦拭、干燥之后开始进行消毒。
(3)消毒顺序由内到外,依次从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厂区环境进行。集中力量开展全场大消毒,防止各区域交叉污染。
(4)可使用火焰喷枪对猪场地面及表面物体进行消毒。表面光滑的物体经3-5秒钟火焰消毒可以达良好的效果;粗糙的地面或区域应适当增加消毒时间。
2.消毒方案
详见表4。 表4、复产消毒方案
六、优化种猪繁育模式,保障种源供给
种源供给是生猪复产的重要保障,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来优化种猪繁育模式:
一是适当调整生产母猪的品种结构。传统商品猪场通常需要常年引进大量的长大、大长二元杂母猪补充淘汰的生产母猪(引种前要进行检测)。为最大程度减少引种次数,可以引进纯种长白或者大白,通过场内扩繁,生产二元杂母猪,减少引种风险。
二是灵活应用品种配套模式。有效提高养猪生产效率的品种配套模式是充分利用杂交优势,目前我国养猪业中主要有杜长大、杜大长纯种配套生产模式和配套系生产模式。出于生产安全时封场的现象,为实现满负荷生产,必要时可以采取回交的方式补充生产母猪,亦即早期挑选体型外貌符合要求的杜长大、杜大长青年母猪,按照后备母猪要求培育为优质父母代母猪。为尽量减少生产效率的降低,终端父本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最好的模式是用父系大白作为终端父本,其次长白,而尽量避免使用杜洛克作终端父本。
三是采用商品化公猪精液。终端父本的遗传性能影响商品猪生产性能的一半,所以优良公猪在养猪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按上述方法改变了生产母猪的品种结构或品种配套模式的情况下,可以购买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优良公猪精液(要确保进行过非洲猪瘟检测),而场内则只饲养在商品猪中挑选合适的公猪作为试情公猪。此外,使用冷冻精液可以较常温精液更好地适应生产节律,减少物流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