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皖农(3)
时间:2019-08-21 12:1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十五)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落实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快推动养殖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养殖水产品追溯体系,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支持养殖企业、渔民合作社等开展质量安全承诺活动和诚信文化建设,建立诚信档案。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监管职责,加强水产品质检机构能力建设,支持其不断提高质量检测综合能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大产地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监督抽查力度,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建立健全以水产养殖生产主体动态数据库为基础的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实施有效监管。加快实施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推进标准化生产和优质水产品认证。(牵头单位:省农业农村厅;配合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十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养殖、加工、流通、休闲服务等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养殖产品加工流通,支持水产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升从池塘到餐桌的全冷链物流体系利用效率,引导活鱼消费向便捷加工产品消费转变。以池塘标准化养殖、大水面生态增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农林牧渔融合循环、山泉流水养鱼等为重点,引导推动传统水产养殖场生态化、休闲化改造,发展休闲观光渔业。在有条件的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山区、行蓄洪区等贫困地区,结合本地区资源特点,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特色水产养殖,增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收入。实施水产养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区域性、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优质特色品牌,鼓励发展电商等新型营销业态,引领水产养殖业发展。(牵头单位:省农业农村厅;配合单位: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
(十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培育大型水产养殖企业。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对外水产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鼓励和支持渔业企业开展国际认证认可,扩大我省水产品影响力,促进水产品国际贸易稳定协调发展。鼓励水产企业开展对外合作,开拓市场,对开展渔业领域互利共赢的投资合作项目给予政策资金、保费补助等支持。加强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鼓励支持渔业企业参加“一带一路”知名展会和安徽自办(联办)出口商品展会,开展贸易对接活动,进一步提升渔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牵头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配合单位: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
(十八)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政府引导、生产主体自筹、社会资金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地方因地制宜支持水产养殖绿色发展项目。将池塘标准化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纳入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加大对水产养殖产业扶贫项目的支持力度。探索金融服务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有效方式,创新绿色生态金融产品。鼓励各类保险机构开展水产养殖保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水产养殖保险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支持保险机构开展“基本险+商业险”等模式保险。支持符合条件的水产养殖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牵头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中国银保监会安徽监管局;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十九)强化科技支撑。面向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科技需求,加大对池塘标准化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大水面生态增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绿色养殖技术,以及水产良种繁育的科技研发与技术示范的支持力度。加强省现代农业(水产)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支持绿色安全的生态型水产养殖用药物研发,绿色环保的人工全价配合饲料研发和推广。加快水产养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开展绿色养殖技术模式集成和示范推广,打造区域综合整治样板,为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提供有效科技供给。强化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发挥体系作用,培训新型职业渔民。(牵头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