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皖农(2)
时间:2019-08-21 12:1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八)完善养殖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和壮大养殖大户、家庭渔场、专业合作社、水产养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持续降低水产养殖业市场准入门槛。优化养殖水域滩涂资源配置,加强对养殖水域滩涂经营权的保护,合理引导养殖水域滩涂经营权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发展渔业产业化经营联合体。引导鼓励支持水产行业协会发展,建立健全水产养殖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养殖户与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有机衔接。(牵头单位:省农业农村厅;配合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自然资源厅)
(九)加强网箱网围养殖监督管理。推进网箱网围布局科学化、合理化,加快推进网箱粪污残饵收集等环保设施设备升级改造。依法依规加强网箱网围养殖监督管理,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等开展网箱网围养殖,管控限制养殖区的网箱网围养殖。以主要由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水质超标的控制单元等区域为重点,依法拆除非法的网箱围网养殖设施。(牵头单位:省农业农村厅;配合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
(十)推进养殖尾水及废弃物治理。实施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相关标准,依法开展水产养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加快推进养殖节水减排,鼓励支持采取进排水改造、生物净化、人工湿地、种植水生蔬菜花卉等技术措施开展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区域和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推动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加强养殖尾水监测,规范设置养殖尾水排放口,落实养殖尾水排放属地监管职责和生产者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推进网衣、浮球等养殖生产副产物及投入品包装等废弃物集中收置和资源化利用。加强网箱网围拆除后的废弃物综合整治。(牵头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
(十一)发挥水产养殖生态修复功能。鼓励发展湖泊、水库等大水面生态增养殖,保护增殖土著鱼类、科学投放滤食性鱼类、调控草食性鱼类密度,加大对底栖动物保护力度,实现以渔控草、以渔抑藻、以渔净水。加强城市水系及农村坑塘沟渠整治,放养景观品种,优化水生生态系统,美化水系环境。(牵头单位:省农业农村厅;配合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
(十二)规范种业发展。鼓励选育推广优质、高效、安全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加强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品种创新各类主体积极性。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大力推进水产原、良种场“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支持重大育种创新联合攻关。提升水产养殖良种化水平,支持标准化扩繁生产,优先支持水产养殖新品种项目。完善水产苗种生产许可管理,严肃查处无证生产,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完善种业服务保障体系,加强水产种质资源库和保护区建设,积极支持建设水产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基地和繁殖场,保护我省特有种质资源,强化水产苗种进口风险评估和检疫,加强水生外来物种养殖管理。(牵头单位:省农业农村厅;配合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
(十三)加强疫病防控。落实全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健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强化水生动物疫病净化和突发疫情处置,提高重大疫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县级水生动物防疫机构建设,完善渔业官方兽医队伍,全面实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和监督执法,推进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建设。加强渔业乡村兽医备案和指导,壮大渔业执业兽医队伍。支持水产养殖用疫苗推广。实施病死养殖水生动物无害化处理。(牵头单位:省农业农村厅;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十四)强化投入品管理。严格落实饲料生产许可制度和兽药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加强水产养殖用饲料、兽药等投入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水产养殖用饲料、兽药的行为。将水环境改良剂等制品依法纳入管理。依法健全水产养殖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加强水产养殖用药指导,严格落实兽药安全使用管理规定、兽用处方药管理制度以及饲料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水产养殖投入品使用的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用药和违法使用其他投入品等行为。(牵头单位:省农业农村厅;配合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