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南京市国民营养计划实施方案(2019-2030)的通知【宁健康办﹝(2)
时间:2019-08-09 11:47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加强营养与健康科研机构建设,争取建立1个市级营养专项重点实验室。加强食物与营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研究,引导科研机构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加大食物与营养科技投入。加强营养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对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和保健医生、学校校医、集中供餐单位配餐人员等的营养培训;市疾控中心加强食品营养科室建设,各区疾控中心专人负责营养工作;三级以上医院设置营养科室,组建营养支持团队;推动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专(兼)职营养师;市、区妇幼保健机构全面开设营养门诊咨询;推动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等场所配备或聘请营养师;学校医务人员负责本校学生的营养咨询和健康指导工作。推动建立市、区营养健康专家指导组,加强营养健康政策、标准等咨询和指导。(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营养和食品安全监测评估
开展各种形式的营养强化工作,并对营养强化产品开展监测。加强食物成分、重点人群营养健康情况以及食物消费状况的监测。根据我市食物资源和特色食品,定期收集营养成分、功能成分、有害成分及与特殊疾病相关成分等数据,持续更新、完善食物成分数据库。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食物营养成分检测能力。强化碘营养监测与碘缺乏病防治。规范非碘盐管理,保障合格碘盐供应,落实差异化碘干预措施,实施精准补碘。(市卫生健康委、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发展食物营养健康产业
创立营养型农产品推广体系,推进具有南京特色的营养型优质食用农产品和营养健康食品的生产,着力发展营养强化食品、双蛋白食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推进农作物标准化生产,降低农作物生产化肥、农药使用量。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建设一批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针对老人、儿童、学生、孕妇、“三高”病人等特定人群,开发营养均衡、药食同源等产品。引导消费者增加马铃薯、玉米、杂粮等主食产品消费。推广健康烹饪模式与营养均衡配餐,开展示范营养新型食堂和营养餐厅建设,选择集中供餐单位作为试点,提供不同热量等级营养餐。根据加工食品中油、盐、糖用量及其与健康的相关性,落实加工食品中油、盐、糖的控制措施。集成降低营养损耗和避免有毒有害物质产生的技术体系,控制食物贮运过程中的营养损失。(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发展传统食养服务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传统食养与现代营养学、体育健身等有效融合。开展针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慢性病人群的食养指导,建立老年人、儿童及慢性病等人群食养示范点。开展南京地方特色食材中功效成分、污染物的监测及安全性评价。将现代食品加工工业与传统食养产品、配方等相结合,推动产品、配方标准化,推进产业规模化,形成一批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较大的食养产品。建立养生食材主要产区的资源监测网络,掌握资源动态变化。(市卫生健康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体育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实施营养健康基础数据共享利用
加强营养与健康信息化建设,协同共享环境、农业、食品药品、医疗、教育、体育等信息数据资源,建设跨行业集成、跨地域共享、跨业务应用的基础数据平台。积极推动“互联网+营养健康”服务和促进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开发个性化、差异化的营养健康电子化产品,如营养计算器,膳食营养APP、运动健康指导APP等,提供方便可及的健康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普及营养健康知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