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查餐厅走过百期 与点击同步飙升的还有餐饮业食安水平
时间:2019-07-23 09:57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2017年3月15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深圳新闻网推出首档执法直播栏目“星期三查餐厅”,引发餐饮行业和市民关注。该创新性的执法行动自2017年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启动以后,持续三年时间开展,截至2019年7月5日,已完成106期,总点击突破5千万,已成为深圳家喻户晓的政务栏目,大大的提升了全市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水平。
检查182家餐厅,C级餐厅不断减少
食品安全是民生热点,是网民关注所在。而餐饮店是食品安全风险的高发地带,星期三查餐厅通过直播的形式,由媒体跟随执法人员让餐饮店后厨“暴露在阳光下”,赢得了民心。
截止2019年7月5日,星期三查餐厅已经走过整整3个年头。三年以来,行动已经累计开展106期,共检查182家餐厅,其中维持A级的有22家、维持B级的有105家、维持C级的有28家;现场升级的餐厅12家,现场降级的餐厅11家(包括A级降至B级、B级降至C级、C级降至不予评级)、2家现场责令停业整顿、2家开业不足3个月,现场没有评级。
从大众到专项,检查类型越来越丰富
记者了解到,在“星期三查餐厅”检查的182家餐厅中,对目前全市的餐饮单位类型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包括传统的购物商场餐厅、大型连锁餐馆、明星餐馆、微小餐饮、景区农家乐等;新型业态网络订餐;集体用餐单位学校食堂、工厂食堂、中央厨房、集体配送单位等,毫无保留的查给市民看。
记者发现,2年多的行动开展以来,检查的餐饮单位类型不断扩展,2017年主要集中在各类餐厅,到了2018年则把中央厨房、集体配餐单位、养老院、社会福利机构食堂等也纳入到检查范围中来;2019年则首次检查了医院食堂。
经统计,在行动三年检查的182家餐厅中,共检查连锁、中、小型商业餐厅128家、酒店餐厅3家、学校食堂22家、医院食堂2家、养老院福利机构食堂3家、企业工厂食堂14家、机关食堂1家、配餐单位9家。
74个街道全覆盖,检查区域半径不断扩展
根据市市场监管局的部署,星期三查餐厅每年4轮,每轮10个区,三年106期基本实现全市10个区74个街道的全覆盖,并且检查的半径在不断扩展,足迹踏遍全市。
2018年时任市市场监管局餐饮处副处长刘云启就指出,星期三查餐厅不能集中在一个范围,要不断扩展检查的区域边界,多到相对偏远的地区来,检查并规范指导这里的餐厅提升后厨管理水平,尽快缩短与发达区域的差距,给市民提供安全、优质的就餐体验。
记者看到,2年多来,行动不仅走遍了10区,还越走越“远”,最远检查到盐田区的南澳景区餐厅。
行业共性问题被找出,后厨整改完成率90%
星期三查餐厅行动作为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工作,三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000人次,其中主要执法人员137人次。通过直播,由执法人员现场指出问题,打分评级责令整改,第一时间对不符合要求的餐厅进行了查处。
据记者统计,在106期检查中,多数餐厅存在着共性问题,被责令整改最多的问题从高到底依次是:仓库、冰柜内储存食材标签未加贴或加贴了标签但信息不完善、仓库存储没有做好离地离墙、冰柜内生熟食混放、生熟砧板没有作出区分或者混用、专间预进间的清洁设施缺失或不齐全、碗具消毒后没有存放在密闭的碗柜内、三防设施不够完善或有破损、垃圾桶未采用密封式、后厨调味料未加盖保存不当、偶尔发现有过期酱料、台账等资料不完善、超范围经营凉菜。
针对行动中发现需整改的餐厅,深圳新闻网进行定期回访,跟踪整改情况,并通过“对比式短视频”向社会公众及时通报,形成“回头查”的报道“闭环”。截止目前,被检查餐厅的整改率达到98%。
超范围经营情况明显减少
通过2年多的检查,记者发现像凉菜的经营范围、面点添加剂的管理等问题已经得到餐饮单位重视,出现问题的企业明显减少,从2019年检查的20期行动来看,实现了这两项问题的0查处。
不仅如此,通过“星期三查餐厅”检查视频的广泛传播,其已经成为其他餐饮单位对后厨进行自查自纠的参考。盐田区一家餐饮单位的老板告诉记者,他现在已经把“星期三查餐厅”直播作为内部的员工培训教材,定期带领员工观看、学习,查找自身问题,完善后厨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