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办公室关于征求小食杂店 认定标准及管理办(2)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认定标准做好小食杂店认定工作。从小食杂店主体资格、经营条件、食品标签等外观质量状况、从业人员管理、经营过程控制、监督抽检等方面加强对小食杂店的监管,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处置。

 

  第十条 本认定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2

 

  广西壮族自治区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条例》(简称“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食品流通环节临近保质期食品的管理,有效防止和控制食品安全隐患,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食品销售经营者(简称“经营者”)应当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第三条 食品保质期,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临近保质期食品,是在临近保质期内但尚未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第四条 食品临近保质期限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保质期在半年以上的,临近保质期为三十日;

 

  (二)保质期在九十日以上不足半年的,临近保质期为二十日;

 

  (三)保质期在三十日以上不足九十日的,临近保质期为十日;

 

  (四)保质期在十日以上不足三十日的,临近保质期为二日;

 

  (五)保质期在四日以上不足十日的,临近保质期为一日。

 

  鼓励经营者制定严于本条第一款规定的食品临近保质期标准。

 

  国家有关标准允许不标注保质期或者保质期在三日以下的食品,不设临近保质期。

 

  第五条  经营者应当建立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制度。

 

  (一)经营者应当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向公众公示食品临近保质期标准,接受公众监督,并提醒消费者注意查看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效日期。提醒的方式可根据经营场所的规模确定,但要足以引起消费者注意。

 

  (二)商场、超市应当设立临近保质期食品专区或专柜,并在醒目位置标明“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区”或“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柜”字样。其他经营者应当将临近保质期的食品集中存放、陈列、出售,并作出醒目提示。经营者应当根据食品特性,区分散装食品与预包装食品。

 

  (三)未设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区或专柜的,待售的临近保质期食品上应当有统一的“临近保质期食品”标签。

 

  第六条 与其他商品一起捆绑搭售的临近保质期食品,必须附有“临近保质期食品”标签。捆绑搭售时,不得隐藏该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第七条 食品应当每批次标明入库日期和保质期限,出库销售应当先进先出。

 

  第八条  经营者应当建立完善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保障机制。

 

  (一)设立专职或兼职的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人员,加强对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培训。商场、超市应当建立完备的电子台账管理系统。

 

  (二)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制度,确保购入食品来源正规可靠。实行定时、定人检查库存和待销售食品自查制度,发现食品达到临期界限的,通知经营负责人,及时转至临近保质期食品专区(柜)。

 

  (三)专职或兼职临近保质期管理人员应每天闭市前对临近保质期食品进行检查,对尚未售出但当天保质期到期的食品,立即停止销售,撤出货架,并按规定处理。

 

  (四)制订临近保质期食品退货规则。经营者如与供货商有临近保质期食品退货约定,应及时办理退货手续。退货记录内容包括退货商品名称、规格、数量、退货时间等,并由双方签字盖章(含电子签章)。退货记录应建档备查。

 

  第九条 对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经营者应当采取染色、毁形等措施予以销毁或者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如实记录处置结果,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二年。禁止以修改保质期或者调换包装等任何方式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