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水市场:“楚汉争霸”中的第三极雏形初现
时间:2019-06-28 19:1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瓶装水市场:全民健康意识觉醒,熟水崛起
在饮料行业,瓶装水的霸主地位越来越稳固。据行业专家预测,2019年中国瓶装水市场销售额预计将实现10%的增长,并突破52%的饮料行业占比。
而在瓶装水产业内部,随着健康、创新日益成为产品迭代的关键词,市场格局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势头。纯净水、矿泉水、矿物质水、熟水……不断涌现的新品类全面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饮水的迫切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熟水品类正在成为瓶装水行业的潜力股。在不久前落幕的“第三届健康饮水(熟水)产业发展论坛”上,工信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中国瓶装饮用水行业消费健康趋势报告》指出,熟水品类具有更先进的饮用水生产技术和更高的安全性能,现已成为消费者水健康新的发展趋势。
纵观瓶装水20多年来的产品迭代,可以发现“健康”逐渐取代“价格”,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的最主要因素。受此影响,更健康、更安全的熟水,或将给瓶装水市场竞争带来新的变局。
200年悠久历史,30年求变求新
瓶装饮用水的起源,可能要比人们想象得更早一些。
1767年,在当时仍是英国殖民地的波士顿市,杰克逊温泉疗养所开始进行瓶装水的灌装,并将之作为有治疗功效的水进行销售。6年后,当地发生了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北美独立战争爆发。
在欧洲,瓶装水的商业化略晚,但规模要远大于北美。1826年,意大利撒丁王国国王卡洛·腓力切授权售卖位于萨瓦省的依云镇温泉疗养院的矿泉水,并在1829年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负责销售。1860年,撒丁王国将萨瓦割让给法国,依云成为法国品牌。依云矿泉水起初装在陶制的罐子里,一直到了1920年才改用玻璃瓶。
很快地,其他欧洲国家也开始销售自己的矿泉水。英国在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上推出了玛雯牌矿泉水,德国的阿波利娜矿泉水于1892年在英国的一次贸易展览会上获得了红三角奖(代表优良的品质),后来该品牌索性把这一符号注册为商标。意大利也重新培育了名牌矿泉水圣培露,出口至世界各地,甚至远销秘鲁、澳大利亚和中国。
一直到今天,天然矿泉水在发达国家的瓶装水市场依然具有较高的占比,如日本为80%,德国为98%,西班牙为93%。
中国的瓶装水发展史始于1930年的青岛崂山矿泉水,但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生产规模始终难以扩大,而且大部分产品出口外销。
改革开放后,中国瓶装水行业终于迎来了发展良机。从1994年起,以娃哈哈、乐百氏为代表的各大企业纷纷推出纯净水、蒸馏水等一系列瓶装水。凭借价格、利润等优势,纯净水风生水起、扶摇直上,迅速成为市场霸主。
然而好景不长,2000年,农夫山泉公布了一项实验报告,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害健康,并宣布全面停产纯净水,由此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天然水与纯净水阵营的口水大战。从历年来的市场形势来看,以健康为主打的天然矿泉水、矿物质水等品类“从胜利走向胜利”,销量持续上扬,纯净水销量则不断下滑。
其中,矿物质水是康师傅、娃哈哈等品牌拓展的新品类,在纯净水的基础上合理添加镁、钾、硫、氯等矿物质元素,在2010年之前一度占据市场主流。
2015年,酝酿多年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正式发布,名目繁多的饮用水品类,如矿物质水、蒸馏水、苏打水、冰川水、山泉水、雪山水、冰泉水、富氧水、弱碱水、活化水、能量水等等,被统一划分为饮用纯净水、天然矿泉水和其他饮用水三大类。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整后,最终形成了矿泉水和纯净水“楚汉争霸”的行业格局,矿泉水因为拥有优质水源地背书,在竞争中相对占据优势。
近两年来,瓶装水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在中低端市场饱和的背景下,高端市场成为瓶装水品牌竞争的新阵地;另一方面,更重视健康的熟水等新品类渐渐崛起,《2019年中国瓶装饮用水行业消费健康趋势报告》认为,熟水将借助高安全健康和无残留的优势,将成为未来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主流饮用水之一。
行业普遍认为,在中国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和消费升级的大势之下,市场必然催生更健康、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瓶装水新品类,瓶装水产业格局面临新一轮变革。
消费升级+健康意识提升,熟水崛起
当矿泉水、纯净水迅速扩张,抢占市场份额时,碳酸饮料却处于一条无可避免的下滑曲线中,和瓶装水们形成鲜明且有趣的对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