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我国多数居民存在食品安全认知误区 甚至有严重安全隐患(2)

  此类风险往往与一些地方特色食品相关,如吊浆粑、酵米面等,其制作需要长时间发酵或浸泡,过程中一旦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就容易引起中毒,且无特效解毒药物,致死率高达40%—100%。2018年10月,广东省河源市一家三口因食用了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变质的河粉,造成2人死亡。

 

  问题六:长期食用土榨油,致癌隐患令人忧。

我国多数居民存在食品安全认知误区 甚至有严重安全隐患

  (土法榨油作坊)

 

  统计显示,73%的答题者对土法榨油存在认知误区。

 

  近年来一些地区出现传统土法榨油,现榨现卖,以新鲜和原料自选为卖点,看似更有营养和安全保障,其实恰恰相反。首先是原料,很多原料看似新鲜,但像微小霉变带来的黄曲霉毒素风险,单凭肉眼并不容易识别。其次是工艺,土榨油制作要进行高温处理,易产生苯并芘等强致癌物,而作坊式的加工设备往往并不具备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长期食用致癌物超标的土榨油危害巨大。

 

  记者还了解到,除上述六个易产生严重后果的问题外,竞赛还反映出不少公众食品安全认知误区:(1)一些陈年老谣依然很有市场,如71%的答题者觉得速生鸡是激素催出来的,61%认为催熟果蔬会让孩子性早熟。实际上,速生鸡是动物育种和科学饲养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而催熟果蔬的原理和在家用苹果、香蕉催熟柿子的道理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安全风险。(2)养生类谣言迷惑性最强,50%以上的人依然认同菠菜补铁、喝茶排油、猪蹄美容、牛奶助眠等缺乏科学依据的养生“常识”。(3)53%的答题者认为“零添加”“纯天然”的食品更安全健康,混淆了“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的概念,实际上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仅不存在风险,还会提高食品安全保障系数。

 

  钟凯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竞赛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但应该看到,近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公众食品安全科学素养明显提升,像喝咖啡致癌、红枣海鲜同吃中毒、榴莲可乐同吃中毒等谣言已基本没什么破坏力”。钟凯还表示,“这次竞赛是政府部门和互联网平台通力合作、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一次成功尝试,一周时间上千万人参与,通过转发覆盖人群过亿,这是传统科普方式做几年也达不到的,希望看到更多平台参与进来,把这种科普创新机制长期保留下来。”

 

  据悉,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竞赛是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重点活动之一,将于6月23日24时结束,公众可通过支付宝“答答星球”和微信“食安查竞赛”小程序参与,并有机会获得答题奖励。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