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激发员工创造活力 助推国有农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2)

  农场紧紧围绕农垦集团公司提出的“创新实干”主题,鼓励青年创业。在农业面临转型升级阶段,青年不能等、靠、要,要借助农场小城镇建设的良好基础,发挥自身优势,寻找合适的创业机会,科学创业,走出一条属于青年的创业之路。

 

  一是职工孙元国创立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几年来,共完成技术创新、研发项目7项,其中获国家专利5项,正在申报国家专利项目的有5项。2016年6月植保所被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工会授予“孙元国职工创新工作室”;2016年12月被呼伦贝尔市总工会授予“全市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大兴安岭集团公司授予他“创业致富先进个人”光荣称号;2017年4月份,他先后被市、自治区总工会授予“呼伦贝尔市五一劳动奖章”、“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获授内蒙古自治区“职工创新工作室”;2017年被授予“呼伦贝尔英才”称号;2017年被评为国家“精准扶贫先进个人”。

 

  二是成立青年创业促进会服务站。几年来,共有32名创业青年加入了市青创会,获得资金扶持100余万元。3名创业青年受到了集团公司的扶持,获得扶持资金6万元。通过这32位青年的引导示范,带动就业100余人。农场越来越多的青年走进了创业,在商业、服务业方面寻找合适的岗位。。

 

  三是甘河农场团委组织成立了“甘河农场创业青年俱乐部”,主要成员以加入青创会的21位青年为主,通过定期组织活动,让更多的青年了解青创会,了解创业,走近创业,敢于创业。目前,甘河农场共有商服500余家,其中有200余家都是35岁以下青年在经营,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先后4次为四川彝族的打工族送去了他们需要的衣服、食物等生活用品;连续3年免费为职工群众发放反光贴,累计发放3000余条;并积极参加周边地区的志愿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感恩、回馈”理念。

 

  四、大力发展特色种植,拓宽职工致富渠道

 

  一是农场和生产队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到诺敏河、东方红、巴彦农场参观中草药种植,并积极筹备建立中草药协会。职工共种植黄芪、防风、白鲜皮、金莲花、赤芍等1200亩。协会对中草药品种的价值、种植土壤要求、管理技术方面进行指导,并和修正药业、北方药业公司等专业机构取得联系,加强销售工作,解决职工的一些思想顾虑和实际问题。

 

  二是抓典型,引导带动。在引领员工走多渠道创收的过程中,重点是培育典型,宣传典型,发挥典型的带动作用。依托五连风情园,结合打造大豆主题农场建设,开发大豆加工业观光体验、大豆主题餐饮、大豆制品购物、大豆主题住宿等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发展。2018年新增22个大棚22亩,主要品种有马铃薯、外国倭瓜、秋葵、笨辣椒、西瓜、香瓜、卜留克、草莓、山药、有色马铃薯等。

 

  三是开办了“甘河原”品牌超市,销售农场自产的笨炸豆油、褐色面粉、蜂产品系列、豆浆豆、豆芽豆、黑小豆、白饭豆、小绿豆、野生木耳、蘑菇等农产品,增加职工创收。

 

  四是加大了对庭院经济的扶持力度。对有意愿发展庭院经济的员工,在开办豆制品加工、制酒、酱菜、食用菌等小作坊,给予争取贷款帮扶和提供场地等政策扶持,工会在技术服务上予以帮扶,积极做好协助销售产品工作。对困难职工进行每户3万元的扶持。五队职工胡万金,2017年农场工会对他进行了帮扶,发放脱贫帮困基金3万元,当年作坊年利润达10万元。

 

  五是鼓励职工外出务工,增加收入。与齐齐哈尔豆制品加工厂、天津、大连等地的工厂联系,帮助职工外出务工,并通过走出的甘河人向外输出劳动力。工会与政工部通过基层挖掘,树立典型,引领示范等方式,在甘河农场快讯设立了“走进都市的农垦人”、“增收致富典型”专栏,通过宣传,激发职工群众的热情。号召向能人学习,不等不靠、不要不闹,自立自强,发家致富。

 

  面对日益开放的市场环境,甘河农场职工将以昂扬的姿态和崭新的风貌,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实现经济提档、管理提质、发展提速、环境提优、幸福提升,为打造呼伦贝尔农垦“产业化航母”建设进程,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