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焦点访谈》 20190612 舌尖上的安全(附视频)(2)

  取好的猪肉和猪肝样品经过冷冻之后带回实验室进行6大类药物31个参数的检测。同时农业农村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中心对蔬菜生产基地、运输车、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各环节的蔬菜、食用菌、水果和茶叶进行抽样,监测68项国家规定的禁限用农药及生产中常用的农药残留状况。从2001年启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以来,监测的范围不断扩大,小农散户和储运环节被纳入到监测范围当中;农产品监测的参数增加了40%。监测地点由过去的指定改为随机选取,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今年第一季度监测结果显示,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7.6%,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监测发现了哪些问题呢?

 

  中国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研究所研究员钱永忠说:“蔬菜中瓜类、食用菌监测合格率很高。薯类的蔬菜,监测合格率93%。主要是使用的农药在量上超过标准规范要求;在畜禽产品中,猪肝、羊肉合格率很高,相对低一点的是禽蛋,检出一点点抗生素药物的残留。我们检出发现的问题,跟前几年有一个显著变化。以前检出发现的问题都集中在高毒农药的使用,以及一些违禁添加物的使用,这一次我们监测发现,只是生产者不规范使用,没有完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农药摄药的间隔期和兽药期的管理规定去执行。”

 

  监测发现的这些问题,该如何处理呢?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监测处处长曾庆说:“例行监测结束以后,先组织开展会商分析,形成一个总的监测情况报告,通报有关部门。如果发现有比较突出问题的省份,还要专门进行通报,要求采取确实的措施,分析原因,查找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整改,要求一个月内把整改落实情况反馈农业农村部。”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相当于为农产品做一次全面体检,发现各地农产品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进行预警。地方政府根据这份监测报告对当地农产品进行分门别类的指导。如果因为使用违禁农药导致农残超标要启动执法问责程序;如果是农药本身出了问题则要追根溯源;如果是生产者技术操作原因造成农残超标问题,地方政府则要加强指导培训。将监测结果反馈到生产环节中去,有的放矢,堵住漏洞。2001年刚开始这项工作的时候,农产品的监测合格率只有60%多,现在合格率已经达到了97.6%,农产品监测合格率大幅提升,近年来各地重视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在农药、兽药监管方面探索出一些新的方法。在福建安溪的一家农资商店,记者看到,农民来购买农药都拿着一张卡片。

 

  扫描这张农资卡上的条形码,农户的身份信息、家庭住址、茶园面积和地理位置,以及之前购买农药的记录都清清楚楚地显示出来,一瓶农药用到哪片茶园都可以清楚地查到。

 

  安溪是乌龙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

 

  福建安溪县农资监管与物流追溯平台管理员张扬说:“在2009年之前,安溪全境大约有七百多种农药经过多种渠道流入安溪境内,大概有500多家门店销售给二十多万农户。经营状况是相对无序的。”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上的农药乱象,提升区域茶叶品质,2010年安溪县彻底整顿农资市场,整合5家经营公司及旗下405个经营网点,统一经营全县农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违禁的、不合格的农药无法进入安溪市场销售。

 

  有了政府的源头管控,农民可以放心的购买农药。如果茶叶出了农残问题,全程可以追溯,防范了风险。

 

  安溪县还通过农艺改良、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技术措施推广茶叶零化学农药使用,这些措施实施以来,安溪铁观音的品质大幅提升。不仅仅是农药管理全程可追溯,蔬菜也有自己的身份证。

 

  在福建菜都要贴上二维码销售,散装菜如果出了农残问题可以凭送货单追溯。

 

  这些信息能够扫描获得,都来源于福建省推行了从农田到餐桌的“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打造统一的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调研员蔡春继说:“为了解决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还有为了解决全过程的监管,就是从生产端一直到市场端,整个监管要打通全过程追溯。要求生产主体在工商登记注册处的生产企业、屠宰企业、家庭农场,所有在市场销售的必须有一品一码。生产主体从7月1号开始,在进入福建的市场没有一品一码就不让销售。”

 

  上线运行,实现追溯信息生产端与市场端上下游关联,打造全程追溯数据链条,形成良性的产销互动。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