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公开征求《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水(3)

  (十六)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监管职责,落实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高水产品检测监测机构能力,加大产地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监督抽查力度,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加快推动养殖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养殖水产品追溯体系,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支持养殖企业和渔民合作社开展质量安全承诺活动和诚信文化建设,建立诚信档案。全面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实施有效监管。加快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推进标准化生产和优质水产品认证。

 

  六、拓宽发展空间

 

  (十七)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养殖、种植、加工、流通、休闲服务等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养殖产品加工流通,支持水产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升从池塘到餐桌的全冷链物流体系利用效率,引导活鱼消费向便捷加工产品消费转变。推动传统水产养殖场生态化、休闲化、景观化改造,发展休闲观光渔业。在有条件贫困地区,结合本地区资源特点,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特色水产养殖,增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收入。实施水产养殖品牌战略,培育全国性和我市地方特色品牌,鼓励发展新型营销业态,引领水产养殖业发展。

 

  (十八)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技术推广机构开展对外水产养殖技术示范推广。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考虑市内市场、资源特点,结合“一带一路”、“两地两高”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培育和引进水产养殖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走出去。鼓励和支持渔业企业开展国际认证认可,扩大我市水产品影响力。

 

  七、加强政策支持

 

  (十九)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政府引导、生产主体自筹、社会资金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加大对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区县因地制宜支持水产养殖绿色发展项目。加大力度,支持纳入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的生态养殖有关模式的推广应用。探索金融服务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有效方式,创新绿色生态金融产品。鼓励各类保险机构开展水产养殖保险,进一步扩大水产养殖保险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水产养殖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二十)强化科技支撑。广泛凝聚渔业科研人才,统筹布局科研力量,加强重庆山地特色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态渔创新团队建设,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广泛凝聚渔业科研人才,补齐技术支撑“短板”,构建学术技术带头人、岗位专家、技术依托单位、综合试验站为载体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打造现代渔业技术产业化服务平台。支持绿色安全的生态型水产养殖用药物和绿色环保的人工全价配合饲料研发和推广,鼓励鱼粉替代研发。积极开展绿色养殖技术模式集成和示范推广,打造区域综合整治样板。按“五有”标准完善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实现区县级水产专业站全覆盖,乡镇级有专门的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人员;发挥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作用,着力培养本土区县渔业管理和科技人才,加大新型职业渔民培训力度。

 

  (二十一)完善配套政策。将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报批前应送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进行综合平衡后,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做好相关规划的衔接。支持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和废弃物处理等环保设施用地,落实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用水用电优惠政策。

 

  八、落实保障措施

 

  (二十二)严格落实责任。建立市农业农村委牵头负责、区县、镇乡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地方人民政府要严格执行涉渔法律法规,在规划编制、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绿色发展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