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本地小龙虾为啥难觅踪影?
时间:2019-06-03 16: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近年,小龙虾已成为“现象级”消费热点红遍大江南北。作为小龙虾消费的一个大市,宁波人现在每天可吃掉5万公斤小龙虾,而这些小龙虾几乎全部来自外省,本地产的养殖小龙虾却“悄无声息”。
进入5月中旬,小龙虾大批上市,在甬城,从高档酒店到路边摊、夜排档,小龙虾成为餐桌上的主角。
浙江宁波有养殖小龙虾的吗?在这场小龙虾掀起的消费热潮面前,能否将本土小龙虾养殖业参与到“网红盛宴”中?日前,笔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批发市场难觅本地小龙虾
5月21日下午1点多,笔者走进宁波市路林市场鲜活水产交易区。此时,正是一天中小龙虾交易的高峰,多辆运虾车进来卸货。讨价还价声中,一箱箱包装整齐的小龙虾被零售商贩、餐馆采购员买走,最终“跳”上餐桌。
“市场里有宁波本地产的小龙虾吗?”笔者连着询问了七八家批发商,得到的答案如出一辙,“没见过。”江苏批发商老舒从事活虾生意10多年,他告诉笔者,宁波市场上的小龙虾基本都是来自江苏、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五省,供应略有先后,最近是江苏虾唱主角,再过一阵,湖北虾大批进来,价格会略有下跌。“到6月,有少部分虾来自湖州、嘉兴,但宁波地产的,还真没听说过。”
据了解,眼下,路林市场每天小龙虾交易量在5万公斤左右,到六七月旺季,有望增加到每天8万公斤。去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宁波人甚至一天吃掉10万公斤小龙虾,创下了消费纪录。
巨大的小龙虾市场,难道就没地产虾的踪影?“宁波有人在养的,但数量少。”一位来自慈溪的批发商说,慈溪、余姚一带有少数养殖户在养小龙虾,基本上就地消化掉了,不会进入大型批发市场,因为“没有价格优势。”
在鄞州经营餐馆的林老板说,小龙虾原料价格掌握在外省批发商手里,淡旺季差异巨大,“如果地产货有一定数量的稳定供应,直接到塘头采购,现捕现卖,对餐馆来说是欢迎的。”
养殖户正在试验稻虾混合种养
就在笔者有点失望之际,余姚河姆渡镇农办主任虞耀土打来电话说,镇里的小泾浦村有几户在养小龙虾,最近开始起捕了。
5月23日上午,笔者来到小泾浦村。养殖户童国军正和父亲一起在塘里起捕,20亩的养殖塘四周围起半米高的拦虾网,提起放在塘里的地笼网,网里的小龙虾就“哗哗”地倒了出来,一网有十几斤,清理了三四张网,收获满满一大袋小龙虾。
养殖塘原本是稻田,田中央还散种着早稻,表面上看不见小龙虾在游动。童国军说,小龙虾昼伏夜出。童国军原本是养茭白地甲鱼的,这次是头回改养小龙虾,“这东西长得快,清明时我放的苗,一天喂一次料,不到两个月,每只平均长到25克,俗称5钱虾。”童国军说,他共承包了60亩塘,眼下每天能收50多公斤小龙虾,根据周围龙虾馆的订单起捕,销路不愁。少数个头大、单只近一两重的能卖到80元/公斤。
“养小龙虾是我们村一次产业转型尝试。”小泾浦村党支部书记李接丰说,小泾浦是河姆渡茭白主产区之一,近年由于农村劳力缺乏,茭白田、水稻田出现抛荒现象。地荒着怎么办?去年下半年,李接丰联合村里5户农户到湖北、江苏以及金华等地考察后,决定用流转来的400多亩地养殖小龙虾。据悉,这也是目前宁波单片面积最大的小龙虾养殖基地。
去年秋天,李接丰就在塘里放养种虾自然繁殖,“今年清明前后,我的头茬小龙虾就上市供应了,数量不多,售价80多元/公斤,很是抢手。”
李接丰告诉笔者,他们估算过,一亩养殖塘顺利的话,能收小龙虾7000多只,总重150公斤~200公斤。按每公斤40元零售价计算,产值七八千元是能保证的,毛利将近一半,比单纯种粮效益高好几倍。
今年,位于海曙洞桥的宁波飞越沙港农业基地也养了50亩小龙虾。“套养小龙虾的稻田不能施农药,小龙虾的排泄物还是上好的有机肥,种出来是生态‘虾米’品质更好。”吴陈飞说,这也是目前“两湖”地区普遍实施的模式,两项相加,每亩能增加3000元~5000元的收入。
吴陈飞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形成塘头到餐桌的“养殖+餐饮”产业链。“洞桥的水质好,养出的小龙虾品质也好。我们在鄞州舟宿夜江开设了龙虾馆,用自己养的小龙虾做菜,顾客很喜欢,效益又能提升一大截。”
养殖小龙虾需防风险破难关
从当初栖身河沟无人理到如今“红旗插遍全国”,小龙虾产业在中国的崛起已成了一个神话。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6月份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 下一篇:王世岭:我国健康养生产业将迎来3.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