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稻香村为何出局“老字号”榜单 品牌历史或成关键(2)
时间:2019-05-13 14: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根据北京稻香村对外信息显示:北京稻香村始建于1895年(清光绪21年),位于前门外观音寺,南店北开,前店后厂,很有特色,(时称“稻香村南货店”),是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产品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欢迎。1983年方艰难复业,至今北京“稻香村”已在京城薪火相传悠悠百年。 但事实却是,始于1895年的“稻香村南货店”在1926年因为战乱和经营不善等原因关张,此后再无后续。在之后的1983年,北京市东城区商联为了解决当时的就业问题,成立了北京稻香村。并无任何资料可以证明北京稻香村与“稻香村南货店”的延续关系。 一个当时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成立的食品公司,可以说跟1895年老店没有丝毫的瓜葛与牵扯,何来再续前缘之说? 其二,创始人身份疑点重重,传承体系无法自证 除了创业史无史料支撑外,北京稻香村传承人的身份也是几番受到质疑。按照北京稻香村的说法是:“老掌柜刘振英勇担重任,小胡同里艰难复业”。但是,在《北京东城年鉴2007(总第十一卷)》之《逝世人物﹒刘振英》中记载到:刘振英1944年开办“英林刘记糕点铺”,1949年解放后更名为“振华食品厂”。公私合营后任东四区糖业糕点管理处副科长、副主任、基层店经理等职务,被选为东四区政协委员。从东城副食品公司退休后,刘振英以东城区工商联副主委的身份出任咨询组组长,1983年恢复北京“稻香村”南味食品老字号企业。半生创业的刘振英先生受政府之托加入北京稻香村,又何来传承之说? 而且,刘振英先生出生于1921年,在“稻香村南货店”关张时年仅5岁,实在难以想象一个童龀之年的孩童如何担起北京稻香村技艺传承之重担的。 所以,无论是从传承体系上来讲,还是从品牌“血统”上来讲,刘振英先生都与“稻香村南货店”没有任何联系,其“第五代传承人”的头衔更是无稽之谈。 对于两家的历史起源,中华商业联合会老字号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老字号专家张健曾表示,“苏州稻香村是稻香村品牌的发源地,一直延续至今。从历史角度看,苏州稻香村的历史比北京稻香村要长一些。”由此看来,北京稻香村无论从创历年份还是传承脉络上都难以“名正言顺”。一直以来,品牌价值是对一个企业各方面沉淀贡献的体现,如果连自身老字号的正统性都经不起推证,那么北京稻香村脱离老字号板块则实属必然。 其实在两稻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从品牌价值上还是经营战略上北京稻香村和苏州稻香村都有着不同方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二者巨大的品牌价值差异。北京稻香村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京及京郊,依然采用着传统的“前店后厂”模式,产品陈旧,销售模式单一,在近几年火热发展的电商市场上也未见其身影,对于市场不敏感也使其错失了“老字号”品牌转型发展的绝佳机会,直接导致了其品牌价值的下跌。反观以苏州稻香村为代表的一众老字号品牌,近几年来则一直竭力寻求品牌突破,不仅对产品推陈出新,拥抱年轻消费者的品味,更是积极拥抱互联网,跟随国家“一带一路”政策走向海外,甚至成为了中国文化输出之路上的重要担当。 此次北京稻香村在“老字号”榜单上的出局,也为众多老字号企业敲响了警钟,老字号的发展一方面要正视自身的历史和端正商标获取渠道,容不得一丝混淆;另一方面一定要紧跟市场及时代发展,无视市场变化而一味的守旧注定会出局。现今,创新经营模式已是老字号品牌生存及发展的必经之路和永恒主题,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就必将面临淘汰。经历了此番“出局”事件之后,北京稻香村的发展之路又将何去何从呢?他们是否还有机会能够逆风翻盘呢?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