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乳业70年间经历了啥:翻185倍 从奢侈品到天天见(3)
时间:2019-05-07 10:15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随着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不断跃升,越来越多消费者对营养、健康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对食品安全也日益重视,有机、纯天然等概念已成为他们挑选产品的重要标准。
尼尔森调查发现,75%的中国消费者愿意溢价购买健康属性食品。有机、健康的高端乳制品正在日益成为消费者的首要选择。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伊利、蒙牛等行业龙头先后推出安慕希、纯甄等明星单品,产品高端化趋势增强,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比越来越高。
“代表营养健康的乳制品已经成为满足消费者品质生活的基础品和必需品。伊利致力于打造高品质乳制品,为世界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更个性化的需求。”伊利方面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常翠青指出,目前,中国乳制品消费结构还比较单一,主要集中于奶粉消费,液态奶消费也只是局限于大中城市,而发达国家,除牛奶外,酸奶、奶酪、乳清蛋白等的消费量都很大。
在宋昆冈看来,干酪所含蛋白质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基本不含乳糖,是一种营养丰富、有利人体健康的乳制品,但在中国干酪消费尚处于起步阶段,绝大部分中国人基本不消费干酪。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年产干酪约1万吨,年进口干酪约2万吨,而在美国年产干酪已超过400万吨。
“未来,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个性化产品的诉求会越来越强烈。”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春喜表示,近几年中,乳企对市场和消费人群加强了细化,推出针对不同人群的产品,以满足不同需求。王景海也认为,在未来高档次消费和大众式消费并行的过程当中,企业的产品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新时代应该解决满足新时代消费者需求的问题,这就是供给的主要方向。”
十年巨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对于食品质量管理备受重视,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迅速。但由于质量监管标准体系不完善,监测和管理制度不到位,在对乳品的质量监管上一直存在缺失。
2008年,对于所有乳业人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也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三聚氰胺事件”之痛,给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事件不仅暴露出三鹿等乳品生产和收购原奶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还反映出国家在乳品行业的产品标准、行业监管、产品检测、追溯体系等方面的问题。一时之间,消费者对于国产乳制品的信心陷入低谷。
在此之后,乳业人卧薪尝胆,痛定思痛。加工企业纷纷进行了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抓紧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卢敏放曾经表示,面临着整个中国乳业内外部环境的巨变,逆境中的蒙牛积极开展品质升级,启用了全球领先的数字化质量管理系统、对接国际标准,同时不断在奶源上下功夫,从源头保障牛奶品质。更重要的是,相关监管部门制订的一系列政策,也使乳业质量得到了提升和飞跃。
《食品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生产许可证、婴幼儿配方奶粉配方的注册……相关管理法规标准不胜枚举。宋昆冈表示,虽然仍有继续修改的余地,但中国现在对乳制品的管理法规标准是完善的。同时,我国对乳制品的生产销售的管理也非常严,例如售卖乳制品,尤其婴配奶粉必须要取得工商部门核发的经销许可证。更值得一提的是追溯制度,我国要求所有的乳制品必须建立追溯体系,做到原料来源可追溯,产品质量问题可追责,销售去向可溯源。
“2008年以后,我们深刻吸取教训,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乳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北京)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加启此前曾经表示,目前我国对奶制品的检测共包括营养指标、卫生指标、健康指标、污染物残留指标等四大指标,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奶制品质量动态,有效预警防范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
重拳治理之下,成绩斐然。根据国家食药总局公布的食品监督抽查的结果,乳制品在34类大食品的抽检结果中合格率在99.5%以上,高于所有其他食品合格率。据抽检结果来看,2017年婴配奶粉整体合格率达到99.7%,其中连续5、6个月达到100%。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新疆再添4个进境肉类口岸 总数增至7个
- 下一篇:杭州抽检小龙虾92批次全部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