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广东省生猪生产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布局(2018(2)

  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要调整优化生猪养殖结构,恢复一定的高效环保型生猪养殖产能,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生猪养殖企业,保有一定的养殖量和自给率,重点发展瘦肉型猪。该区域2018年、2019年、2020年生猪出栏规划目标分别达到972万头、871万头、831万头。

 

  (二)粤东产区

 

  包括汕头、潮州、揭阳、汕尾、梅州、河源等地,要稳定生猪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重点发展瘦肉型猪,适度发展、培优粤东黑猪、蓝塘猪等地方特色优质猪种。该区域2018年、2019年、2020年生猪出栏规划目标分别达到685万头、650万头、584万头。

 

  (三)粤西产区

 

  包括湛江、茂名、阳江、云浮等地,要充分利用该区域饲料资源、地方品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着力转变生产方式,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猪规模化养殖,重点发展瘦肉型猪,适度发展、培优广东小耳花猪等地方特色优质猪种。该区域2018年、2019年、2020年生猪出栏规划目标分别达到1305万头、1302万头、1301万头。

 

  (四)粤北产区

 

  包括韶关、清远等地,要发挥地域辽阔、土地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农牧结合条件较好的优势,着力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和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发展瘦肉型猪,适度发展、培优大花白猪等地方特色优质猪种。该区域2018年、2019年、2020年生猪出栏规划目标分别达到538万头、577万头、584万头。

 

  五、保障措施

 

  为合理规划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保障市场供给,必须落实好下列保障措施。

 

  (一)加快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推动生猪养殖、屠宰、加工、流通等环节全面转型升级,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1.推动小散养殖向规模化养殖转型升级。积极调整优化生猪养殖结构,减少小散养殖,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依法依规清理、查处不符合防疫、环保条件的小散养殖场户,通过政府补偿或龙头企业联结、并购等方式,引导小散养殖场户升级改造或有序退出。鼓励支持大型企业在省域或同一大区内布局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全产业链,推进育、繁、养、宰、销一体化融合发展。探索区域生猪点对点供应,逐步建立产销对接和生态补偿机制,平衡产销区利益。

 

  2.推动小型屠宰厂向产加销一体化大型屠宰厂转型升级。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化屠宰行业改革 完善屠宰管理体制机制的意见》(粤府函〔2017〕364号)。调整优化屠宰行业布局,引导和推动屠宰产业从销区向产区转移,支持大型龙头企业在生猪主产区布局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配送,实行一体化经营。大力推进乡镇小型屠宰厂点清理和整合撤并,强化市县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坚决依法取缔不符合规划要求和建设标准的屠宰企业,清理淘汰散乱差的小型屠宰厂点。推进屠宰企业标准化建设,大力培育标准化屠宰示范企业,到2022年全省培育200家标准化屠宰厂。

 

  3.推动调活猪向调猪肉转型升级。按照“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的要求,加快推动生猪及其产品流通方式改革,加快肉品供应链调整和重构,支持建设现代冷鲜肉品流通和配送体系,实现生猪主产区原则上就地屠宰,推动从运活猪到运肉品的转变。转变消费观念,引导老百姓更多消费冷鲜肉,提升健康营养消费水平。

 

  4.推动泔水养殖向科学养殖转型升级。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和监管责任,全面落实禁止泔水养猪。积极构建餐厨剩余物收集、处理、利用等全链条监管体系,阻断餐厨剩余物传播非洲猪瘟等动物疫情的途径,推动从泔水养殖向科学养殖转型升级。

 

  (二)着力加强生猪产业现代化建设

 

  推进生猪养殖场标准化建设,支持规模养殖场圈舍标准化改造和设备更新,配套建设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加强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饲养,推广散装饲料和精准配方,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建设自动喂料、自动饮水、环境控制等现代化装备,推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和干清粪、微生物发酵等实用技术,实现源头减量。加快品种遗传改良,建设现代生猪种业。落实疫病综合防控措施,支持规模化猪场和种猪场改进防疫设施设备条件,通过并购、补偿等方式,净化周边养殖环境,构建生物安全屏障。开展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和现代化美丽牧场示范创建,带动养猪业现代化发展。

 

  (三)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