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新消费时代小罐茶突围路径:标准化和生态化建设并重

茶产业正成为政策关注的焦点。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茶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各地茶产业的热点、焦点,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提案和一些分享。而近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茶叶也被多次聚焦,今年更是将“茶”与“果”、“菜”并列作为我国乡村特色产业之一。

在此背景下,多年来茶叶“品类多,品牌弱”的现状亟待面临转型和升级。如何培育更多的茶品牌,带动并引领产业向更高标准迈进,成为中国茶产业重中之重的课题。业内专家称,做大做强我国自己的茶叶品牌,是发展的关键。

政策红利下茶产业正在提速

无论是两会议题,还是农业政策,可以看出近年来各级党、政府对茶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并将茶产业提升为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产业扶贫的重点产业之一,充分发挥茶产业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

从2017年国家领导人对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致贺信,到2018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到发展茶产业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再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茶叶作为我国特色产业之一——这一切表明,茶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茶叶国内销售量达到191万吨,同比增幅为5.1%,市场内销额达到2661亿元;出口总量达36.5万吨,同比增长2.66%。

从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来看,近7年来我国茶叶产量始终在稳步提升,这有赖于茶企们共同的努力,尤其在政策引导下,传统茶企与产业新军联手为茶叶供给侧结构的顺利调整带来助力,也为做大做强更多本土品牌提供了空间。

中国市场有能力诞生响当当的茶品牌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种质资源丰富,种植区域辽阔,独特的地缘优势,让我国的茶叶拥有了丰富的品类和可靠的品质基础,而众多名优茶形成的地缘茶产品成为中国茶叶最大的优势所在。

另外,悠久的历史,又让我国的茶叶具有丰富的文化因子,茶文化也是中华文明传播于全世界的重要象征。茶叶以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文化属性,为新消费时代下诞生大品牌注入可供讲述的精神特质和灵魂。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领域本身的努力,也在塑造本土品牌的征程上展现出了生机和活力。在这个征程上,能看到传统茶企对产业生态建设的推进,也能看到产业新军对标准化制定的引领。尤其在大家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消费时代下,我国茶产业品牌建设的内驱力正在增强。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蕴含着浓厚中国文化基因的茶叶,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历史机遇中,完全有能力更好地走出去,在向世界诉说文化故事的同时,也积极反哺中国茶品牌的做大做强。

无论是历史底蕴,还是品质积淀;无论是消费基础,还是市场优势,中国茶产业正迎来了品牌向上的历史机遇,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消费趋势的推动,正激励着许多茶企不断创新前行。

近年来,市场上涌现了许多像小罐茶一样的茶企,他们与传统茶企一道,正不遗余力地打造产业标准,创新技术并更新品牌理念,推动着中国茶叶品牌的“原力觉醒”。

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理念,随着时代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不断扩宽产业链,从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简单模式,逐渐衍生多种新的形式。以小罐茶为例,企业重新思考了茶叶的消费场景,创新和挖掘了现代化茶文化,为品牌的塑造走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从小罐茶的成功来看,对消费场景的深刻洞察,是做好品牌的基础。不难看出,在政策和消费环境的大背景下,中国市场已有能力诞生本土响当当的茶叶品牌,而且也能够看到很多正在努力做强自己品牌的企业,正坚定不移地将产业资源进行整合,上游茶叶种植、茶园管理、包装设计,中游茶叶生产、安全监测,下游终端消费、茶叶深加工等环节能更好标准化和系统化,以及不断融合各界元素,实现多方面跨界合作,在不断突破中走出了一条创新的道路。

消费升级下茶叶企业的挑战和机遇

突破和创新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正在提速前行的茶产业,仍需要面对诸多挑战。从原材料选择,到加工工艺和品质管控,再到品牌和服务,整个产业链条涉及到诸多环节,这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的改造和完善,需要付出的远比想象的要多。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