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花生油不能叫花生调和油!食品标签最容易被打假人盯上
时间:2019-04-09 17:52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日期:2019-01-15 作者:今日头条·食品行业眼 浏览:458 食用调和油本来是为了饮食营养多元化而生,但自面市以来,居然成了一些不良厂商"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牟取暴利"的护身符。好在植物油新的国家标准已经实施,以往那种仅含5%花生油的调和油就敢叫"花生调和油"的行为将被彻底禁止!如果食用油厂在标签上不正确标注,不仅将受到执法部门的查处,还容易招致大量职业打假人的惩罚性索赔!
1.食用调和油"高标低配"的乱象由来已久
食用调和油是一种混合油,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用油,按照一定工艺调配而成。在目前执行的新的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GB2716-2018)实施之前,市场上出现了标签显示名称繁多的调和油,如花生调和油、芝麻调和油、橄榄调和油、核桃调和油、山茶调和油,等等。
但不少调和油的内容物和名称并不相符,存在明显的"高标低配"的问题。如:有的花生调和油产品里面的花生油含量只有5%甚至更低,其余的95%配料主要是大豆油、菜籽油等价格更低的油。有的橄榄调和油里面的橄榄油含量还不到百分之一,99%的配料是价格低廉的大豆油、棉籽油、菜籽油等油品。
在食用调和油标签上,由于原来的国家标准并没有强制要求标明每种单品油(配料)的比例(即配方),所以,不少食用油脂厂正是利用这一漏洞,生产高标低配的调和油,在标签上也不标注调和油配方,且以高价出售。如此一来,消费者并不知道花生调和油里面到底含有多少比例的花生油,误以为这种油里面肯定是花生油的含量占大头,便凭着感觉购买,花了不少冤枉钱。
调和油厂高标低配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花高价买低价食用油,还违背了"食用油消费营养多元化"原则,不利于消费者健康。因为,不同的食用油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等成分含量不同,而这些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不同作用。
2.食用调和油必须标注配方和规范名称
食用调和油面市已经好多年了,该行业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的乱象也一直存在,消费者和专家一直呼吁国家出台强力措施,消除这种问题。随着新的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的实施,这一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GB2716-2018)已于2018年12月21日起正式实施,但许多消费者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性内容并不知晓。该标准的实施,将有效解决食用调和油原料配比不清、以次充好的行业乱象,规范调和油行业生产经营秩序,促进公平竞争,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费,引领食用油健康消费。
要弄清楚这个国家标准对食用调和油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还是要简单温习一下其中枯燥的相关条文术语:1.本标准适用范围:植物原油、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调和油和煎炸过程中的各种食用植物油。2.食用植物调和油的定义:用两种及以上的食用植物油调配而成的食用油。
该标准GB2716-2018对植物调和油的名称有强制性规定:食用植物调和油产品应以"食用植物调和油"命名。以后,花生调和油、芝麻调和油、橄榄调和油、山茶调和油等强调某种原料的调和油名称都不能再出现在调和油标签上,所有的植物调和油都将统一叫"食用植物调和油"。即使某种植物调和油中含有90%的橄榄油,也不能再叫"橄榄调和油"。
对于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调和油的配料比例问题,新国家标准也做了明确规定:食用植物调和油的标签必须标明各种植物油的具体比例。也就是说,一种食用植物调和油里面到底加了多少芝麻油、花生油、豆油、菜籽油或其他油脂,消费者一看标签,就秒懂了。
与老的国标相比,除了增加调和油标签标识要求(标注配方和规范名称)之外,在标准名称、范围、术语、定义、理化指标、营养强化剂使用要求方面,新标准GB2716-2018也做了相应修改。
3.食用调和油新国标对企业的约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