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农田换新颜 稳产促增收(2)

  “双鸭山市宝清县彩云岭高标准农田项目涉及多个村屯,为了让大家满意,县里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一事一议。”从立项到实施,宝清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齐乃军经常待在项目区核心村太平村里,走村入户做调研,搜集村民意见。

 

  “有的问题我们区县一级也难以解决,就需要报给上级协调,省里总是全力为我们解决。”齐乃军说。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副处长康粤的电话,已经成了齐乃军的“服务热线”。他共负责四个地市几十个县的项目对接服务,每天接到几十个问询电话是他的工作常态。

 

  “高标准农田建设就好比家里装修,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土地供给、环境评价等方面会遇到各类难题,有时还要与水利、国土等相关部门沟通。为了让基层有问题能第一时间找到人解答,我们接到问题就会立刻研究解决办法,并协调其他部门,提供保姆式服务。打破了过去高标准农田‘跨年’完成的工作节奏,实现了当年任务当年完成。”康粤说。

 

  因地制宜,鼓励规模推进

 

  “我家48亩地,过去种大豆和玉米,产量不高,收成也不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成后,基础设施条件好了,耕地质量提高了,传统作物都增产了,还能轮作、套种其他经济作物,收入翻了一番。”宝清县小城子镇太平村村民王纯宝说。

 

  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的宝清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受天气条件影响,加之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差,原先农作物产量较低。

 

  2019年9月,宝清县彩云岭高标准农田项目正式开工。“按照因地制宜的思路,宝清县项目利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设计了北药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富硒辣椒基地等多个特色产业区域,在彩云岭景区周边打造了1.75万亩特色北药基地。通过建立药材初加工厂,发展旅游业,实现三产融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齐乃军介绍,去年11月项目完工,预计水稻每亩增产60公斤、玉米每亩增产60公斤、大豆每亩增产40公斤。不仅耕地质量得到提高,以往单一的种植结构也将被打破。预计每年新增利润1503.55万元,人均收入可提高1750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搭建了平台。在此基础上,各地因地制宜,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乡村产业发展、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相结合。”王晓冬介绍,目前全省已形成兴产业、固品牌、促融合、兴农村、兴科技、投融资、可持续发展等七类“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进一步释放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整体成效。

 

  如今,彩云岭的“万亩花海”凭借高颜值成为游客打卡地。王纯宝和村民们也有了其他营生:有的到加工厂打工,有的负责旅游讲解,有的办起了农家乐。

 

  “为了实现规模推进,全省实行‘一县一项目’,从政策上引导鼓励整乡整村推进,统一规划,把小规模经营、分散零星、区块差异较大的耕地,整治为集中连片的优质农田。去年,黑龙江省各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都过万亩,有的县达到20万亩,是总体建设规模最大的一年。”王晓冬说。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