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的沈佳俊和他的开店故事分享
时间:2020-12-19 10:33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一个人的成熟度,不是看他的年龄,而是看他的心智水平和他到底做了什么。”
11月深秋,我在南京江宁大学城的品牌连锁店里,第一次见到沈佳俊。这个高大的男孩仅仅只有23岁,但无论是谈吐还是气质,都颇为成熟、沉稳。作为喜姐品牌开放加盟后第一批加入喜姐炸串大家庭的合伙人,健谈的他跟我分享了自己的开店故事。
❶
沈佳俊专访口述
(喜姐炸串品牌合伙人、南京加盟商)
我是泰州农村出生的,我们家三代人都是做生意的,我爷爷做生意;我父母也是,他们打我小时候起,就在南通做生意。虽不说条件很好,但受到家里影响比较大,我自己从小也就抱着“长大要做生意人”的想法。我大学就开始创业,做奶茶,靠家里资助投了20多万,攒了第一桶“生意金”;后来又做过龙虾,但因为一些问题,亏了不少钱。我辗转过很多地方,湖北、江西、湖南、浙江……等等,然后就来到了南京。
我是咱们喜姐炸串开放加盟后第一批签约的加盟商。我第一家店是2019年签下来的,在江宁区的龙湖新壹城,当时经历了装修和一个月的试营业,一直到10月18号,才正式开业。我现在一共签了四家店,其中有一家还在筹备中。
先说一下我们的业绩吧,咱们喜姐的毛利润能达到55%左右,我呢做生意又属于稳扎稳打、细水长流的类型,每一家店,除去房租、水电、人工和零碎的其他支出……平均每个月可以做到三万左右的净利润,综合下来,实收还是挺可观的。
我刚来南京的时候,住明故宫附近。我有个爱好,就是特别热闹的地方、特别有意思的东西,我就会拿手机随手一拍,那时候是19年6、7月份,我在新街口逛街,看到喜姐这个店,生意很好,很多人排队,我就随手拍了一张照片;我隔了几天翻到了相册里的照片,就又去了一次新街口,因为上一次没有尝喜姐的东西,所以很好奇,就想要试一下,很巧的是,我这次加到了咱们宽总的微信,也得知咱们品牌已经开放加盟了,我有萌生出加盟的想法。
但是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抱着质疑的态度的,我在想:“这么多人,是不是托儿?”然后我就去问我周围买串的女孩,咱们家消费者大多数都是年轻女孩。有一个跟我聊得来的姑娘跟我说,她是山东来旅游的,是个记者,她长这么大没吃过更好吃的炸串了——我当时还想,有这么夸张吗?但是等我自己吃到了,我觉得真的很香,而且是越吃越香。
因为我是最早的一批加盟商,无论是政策扶持还是资源倾注,我都得到了咱们公司的大力帮助。等到我第一家店有起色的时候,我就立马去签了第二家、第三家,到现在,我的第四家店也在筹备中了。
我做生意,讲求一个「真诚」,咱们喜姐的企业文化也一直强调“真诚”,我觉得这也是我和喜姐很契合的地方。我所理解的“真诚”,就是在我的店里、我和我的员工们,对待对方都是非常讲求“平等、尊重和公平”的、我们的团队氛围是很有人情味儿的——我们没有所谓的“等级制度”,大家都兄弟姐妹相称,我也从来没把自己当什么领导,毕竟大家出来无非都是为了挣钱讨生活;我们采取的是「合作」的模式,我们店里做得好的员工都是有一定股份的,他们的收益是“工资+股份”的总和,像我们一个店的店长,他一个月到手能有两万左右的收入,收入和个人努力是分不开的,很公平;我从来都把自己当做团队的“第一责任人”,宁愿自己去背负更多压力、也不想给我的员工们施压,在我看来,很多店慢慢倒闭,就是从老板这里出了问题。
而且我经常鼓励员工自我提升,希望他们能在未来有能力做更多选择,除了「挣钱」这件很实在的事儿以外,我还想给我的店里的兄弟们一些帮助:我很肯定我们之后会做很多生意、开很多店,基于现状,去做一个创业规模的裂变。我现在的老伙计,他们不可能永远都是第一线的店员,我希望能培养他们做管理层,他们都是从基层走出来的,有实战的经验,那么之后,等到他可以自己去处理和解决问题而不总是在“承接”我的决定的时候,我可以让他去负责一整个区域。我经常跟我的兄弟们说,“你今年在炸串、在听我的话做事;你不能明年、后年……以后一直都在炸串、一直在干体力活,也没有自己的想法;你要跟我一样,你要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去管理更多的员工开展工作的,这样,等你能力强了,哪怕你不跟着我干了,你的选择也更多、你的生活也会更好。”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