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和:中国水产品生产与市场变化(2)
时间:2020-12-18 10:46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加工决定养殖品种优势:把小龙虾和大闸蟹对比,小龙虾能在短短几年内达到目前的普及度,因为有加工品,而大闸蟹欠缺该环节,所以小龙虾常年可食用,而大闸蟹只有三个月的赏味期;小龙虾口味多样,而大闸蟹基本只能清蒸。甚至加工对品牌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水产加工企业的发展方向:整合国内外资源,做大做强,提高市场占有率;降低成本,把人员减下来,提升机械化、自动化的水平;联合三产、涉足一产,提高市场占有率,走向国际。
水产品贸易
水产品国际贸易占所有动物蛋白国际贸易总量的54%,在国际贸易中遥遥领先于其他动物蛋白(畜牧产品),是全球化贸易程度最高的品类。双循环的过程中,外循环占比高,而中国在国际水产品贸易中也占据多年领先地位。另外,中国既是全世界的水产品加工中心,又是一个庞大的市场,简言之,中国具备完善的健全的产业链。
由此决定了中国在国际水产品贸易中的核心地位,不管是进口还是出口,中国都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中国的水产品加工是对全世界资源的一次再分配。
从近几年中国水产品的变化来看,2019年中国水产品进口增速明显,出口微降,而且这样的势头会继续保持下去,但中国仍是全世界唯一进出口总量超过1000万吨的国家。在全球经济下滑的趋势下,全世界的水产品出口扩张均放缓,中国出口的减速更加明显。外向型市场的产业萎缩,内向型市场的增长,此现状下,怎样调整产品结构,使之适应国内市场,走入内循环主导的格局,市场倒逼企业必须做出经营策略上的调整,兼顾国内外两个市场,内销市场越来越重要。
崔和会长通过近5年中国水产品主要进出口市场、品种等数据,以及典型的出口依赖型种类——罗非鱼的市场变化,以及出口越来越艰难的品种——对虾的市场变化等,引发与会者坚持市场导向型的战略思考。
每个产品的处境不同:小龙虾的市场饱和;草鱼和白鲢的处境由市场决定;对虾为什么那么受欢迎;金鲳鱼产量的增加大于消费市场的拓展。
加工发展的取向:调理、预制加工品前景;连锁餐饮的原料处理的前置;鲜活产品独特的空间(贝类、虾蟹);精深加工产品,要对应用市场把控。
流通渠道的变化:传统流通渠道的萎缩;大型商超的优势;电商成长与制约… …
最后,崔和会长提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发展进行全面谋划和布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其战略意义是能将巨大的市场优势和生产技术优势,转变为国际间合作与共同发展的新优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