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时期“三农”工作推进情况(文字实录)(3)

  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健全。组建起27个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实现全省优势主导产业科研与技术服务全覆盖。全省农业领域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2个,创新创业共同体、技术创新中心6个,院士工作站32个。建立并完善了以黄河三角洲国家农高区为龙头,19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支柱,18个省级农高区为骨干,12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为基础的四级农业科技园区体系。


  智慧农业快速发展。出台了加快智慧农业发展的意见、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方案等。开发建设集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应用集成、智能分析与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云平台,形成全省智慧农业信息资源“一张图”服务。发布农业行业大数据标准10项,认证智慧农业应用基地107家,在83个特色优势产区开展物联网试验示范,构建了24处“可视、可测、可控”的智慧海洋牧场观测网体系。


  现代种业不断壮大。坚持把种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建设现代种业强省。培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650个,良种覆盖率超过98%,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47%以上。“济麦22”连续多年为全国第一大品种,推广面积2.7亿多亩;山农、烟农、登海等系列品种多次刷新全国高产纪录。茄果类、西甜瓜等设施蔬菜自主品种占比达83%,有效解决了进口替代问题。鲁西黑头羊、蝴蝶兰新品种打破了大动物品种和高端设施园艺作物品种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开展科研攻关,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大众日报记者


  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机大省。请问“十三五”以来我省农机化发展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鲁波


  谢谢您的提问。“十三五”以来,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为目标定位,紧紧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加快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农机装备结构向高端高效转变、发展趋势向“两全两高”(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迈进、推进机制向协同联合延伸、政策环境向更好更优拓展,农机化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第一,农机化发展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围绕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2019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农机化发展协调推进机制,统筹协调推动农机化和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优化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稳步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十三五”期间,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77.17 亿元,补贴农机73.8万台套,受益农户 63万户;报废老旧机具3.8万台,受益农户3.46万户;利用8.54亿补贴资金,完成深松作业面积6500余万亩,增强了粮食生产能力,确保了粮食安全;完善了“两全两高”农机化发展工作格局,积极申报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总量达67个,占全国示范县数量的14.8%,居全国第一位,青岛创建为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开展了全省“两全两高”农机化示范县评价认定工作,已评价认定37个“两全两高”农机化示范县。


  第二,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全省农机总动力已达1.07亿千瓦,拖拉机247.3万台,台均动力17.4千瓦,比“十二五”末增长17.6%,大中型拖拉机达到48.2万台。谷物联合收割机发展到32.3万台,增长20% ,自走高效化发展方向明显,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发展到9.4万台,增长59%。花生收获机达到5.2万台,增长33.4%。林牧渔、农产品初加工等各业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不断提高。高新科技和新兴业态农机具出现爆发增长,谷物烘干机达到3260台,农用航空器达到4633台,分别增长174.6%和1019.5%。


  第三,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85%,比“十二五”末提高6.5个百分点。小麦、玉米两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9.6%和96.5%,花生、马铃薯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88.3%和78.3%。农机作业服务由传统种植业向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业、设施农业等领域拓展,机械化率分别达到33.8%、44.1%、32.9%、36.1%、37.3%。


  第四,农机服务主体发展壮大。全省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达到2.17万个,其中农机合作社8733个,比“十二五”末增长31.3 %。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