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等九部门关于加强广西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意见(桂农厅发〔2020〕157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区直有关部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精神,为全面加强我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健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我区农业种质资源丰富、区位独特、品种优良等优势,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明确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的基础性、公益性定位,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原则,强化责任落实、科技支撑和法治保障,坚持前端聚焦、推进中间协同、注重后端转化,构建多层次收集保护、多元化开发利用和多渠道政策支持新格局,推动源头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种业强区、保障粮食安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农业种质资源库(场、区、圃)和种业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种质资源登记有效开展,资源深度鉴定评价能力显著提升,构建一批农业核心种质,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利用价值的核心基因,为建设现代种业提供有力资源储备和技术支撑。力争到2035年,建成系统完整、科学高效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得到有效收集和保护,资源深度鉴定评价和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升,资源创新利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重点任务

 

  (一)开展系统收集保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我区农业种质资源(主要包括作物、畜禽、水产、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全面普查、系统调查、抢救性收集,加大珍稀、濒危、特有资源与地方特色品种收集力度,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深入开展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保存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农业种质资源库(场、区、圃)和种业基地建设。以活体保护和遗传物质保存相结合,创新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加强广西地方畜禽品种遗传物质采集和基因库建设。开展广西西江流域水产土著种类、广西北部湾海域特色水产种类遗传材料采集与保存。加大优异种质资源引进力度,继续支持中国(广西)—东盟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中国—东盟海洋水产种业研发基地建设,扩大与东盟国家种业合作交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农业种质资源库(场、区、圃),更新完善现有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库,高标准规划建设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蚕桑种质资源库、中药材种质资源库、水产种质资源库、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在特色优势作物领域建设一批标准化种质资源保存鉴定圃。以列入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品种为重点,按照原产地优先、鼓励多点保护的原则,加快建设保种场、保护区。加强水产原(良)种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保护重要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

 

  (二)建立鉴定评价体系,发掘优异种质和基因。积极参与国家农业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体系建设,以优势农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为依托,搭建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资源鉴定评价与基因发掘技术平台。开展水稻、玉米、甘蔗、果树、蔬菜、豆类、花生、薯类、花卉、桑树、茶树等主要作物和广西特色作物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筛选发掘高产、优质、抗病、适宜全程机械化的优异种质资源。以猪、鸡、桑蚕为重点,适当兼顾牛、羊,以地方品种为素材,采用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技术,培育优质、高产、抗病、节粮型畜禽新品种和配套系。开展罗非鱼、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外来品种,以及大宗淡水鱼类、特色海水鱼虾蟹贝类等地方品种生长、性别、品质、抗病、抗逆等重要性状的遗传基础解析,挖掘优异水产种质资源。发掘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微生物。公益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要按照相关职责要求,做好种质资源基本性状鉴定、信息发布及分发等服务工作。

 

  (三)构建保护网络,开展整理登记。认真落实国家统筹、分级负责、有机衔接的种质资源管理保护机制。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负责自治区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确定挂牌工作。各市、县(市、区)要加强所辖区域特色农业种质资源保种场、保护区、种质圃建设,督促各保护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基础设施条件、专业人才队伍、专业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建设,依法有序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收集、登记、保存、鉴定、评价、保育等工作。加强种质资源的整理登记,实行统一身份信息管理。登记工作优先从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等登记主体开展,逐步向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其他登记主体延伸。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鼓励企业、社会组织承担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任务。加强农业种质资源基础理论、保护技术和开发利用研究。推进农业种质资源保护数字化动态监测、信息化监督管理,相关工作纳入全国统一的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