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当传菜员/30多岁产业规模过亿,他要让普通人吃得起燕鲍翅
时间:2020-12-15 17:34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做良心食品,辛苦做品牌 35 是一个颇为神奇的数字。 如果你喜欢研究企业成功史, 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不少优秀的企业家35岁才开启事业高峰。 比如阿里巴巴的马云,拼多多的黄峥等。 而即将满35岁的汪茫, 也将迎来自己的商业新高峰: 深耕燕鲍翅产业近20年, 拥有燕鲍翅OEM/ODM工厂、海参原料工厂、卤味工厂等, 创立佬广、小美燕等餐饮品牌,还开设品味和“仪式感”十足的鲍翅餐厅。 去年,汪茫的产业整体规模突破1.2亿元, 同比增长100%。
图|汪茫与中央电视台广告签约仪式
从普通老板到1个亿的老板 到底做对了什么? 1 1、 吃得起苦,做得起梦 汪茫初中毕业只身一人来到上海, 没有学历没有背景,加上年纪小, 只得从最底层的酒店传菜员做起。 很多人的命运可能一辈子就在传菜员的 底层生活里打转, 但汪茫不是, 他是一条“主动求生的鲶鱼”。 因为和厨房频繁打交道, 很快他就跟着做燕鲍翅的师傅当了学厨, 进而了解了燕鲍翅原料,加工,渠道等一系列资源。 当时的汪茫,果断辞去学厨的工作改做销售 并开展了酒店承包业务, 给大大小小的酒店供货,一做就是6年。 曾经, 汪茫梦想有一天能做个大老板, 但是这个梦他用了10年才实现。 2011年他的第一家燕鲍翅批发铺在铜川路开了出来, 每月营业额就超过100万元, 到2015年月销额更是达到两、三百万元。 2 2、 认定目标的偏执 “只要是他想做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 这是汪茫的一位近友对他的评价。 为了投资开燕鲍翅加工工厂,顶着家人压力, 东拼西凑以及银行贷款才凑够了钱。 不仅如此, 开工厂后虽然负债百万, 他依旧请来全上海最好的设计团队打造一整套 品牌VI系统, 以最贵的价格租下最好的市场位置。 对电商的布局也是如此。 自2016年以来,佬广电商持续处于亏损状态。 但汪茫还是顶着莫大的压力, 甚至还经历过“股东逼宫”追投了300万, 其中100万来自于他个人资金。 因为他十分清楚,对于如今规模化的企业来说, 线上的能力不仅能够为企业拓宽销售边界、增加销售规模,还能够快速触达用户、接收用户的喜好。 3 3、 做长期价值的格局 一个企业发展的天花板, 很大程度取决于创始人的格局, 无论是用人格局还是价值选择格局。 别看汪茫入行时只有初中文化, 但他已坚持上了13年的经营管理课程, 用比自己强的人, 就是汪茫多年学习的领悟。 · 在工厂的管理上, 汪茫用高于行业水平的薪水聘请了一位在双汇集团从事管理工作15年的厂长; · 在企业财务管理上, 汪茫“三顾茅庐”般从一家知名外资企业高薪挖来 财务总监,疏通财务系统; · 在公司的核心销售板块, 汪茫通过高薪、股份等方式快速组建了一支有食品背景资源的销售团队; 或许就像汪茫的名字: 大海成汪洋之势却以其低而纳百川,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用人看长远,做事更要看长远。 4 4 、燕鲍翅亲民化的布局眼界 从优秀到卓越, 一个企业家要具备开阔的眼界, 不局限于眼前的生意, 走五十步要看到一百步之后的未来局。 曾经一位业内大佬愿意拿出2000万元收购汪茫的佬广,卖掉公司就能跻身千万富豪之列, 然而汪茫却拒绝了, 理由则是“要继续做品牌”。 佬广食品
作为佬广食品的创始人及董事长, 汪茫对燕鲍翅等高端菜肴市场也有 敏锐和独到的判断, 中国有90%的人没听说过佛跳墙、没见过南非鲍, 这让他意识到大众对高端菜肴有着巨大的需求和消费潜力。 让普通人吃得起燕鲍翅参变成了佬广食品的使命。 他迅速调整商业模式,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