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三门峡的“三个苹果”

  经过霜降的洗礼,苹果最为香甜。咬上一口三门峡产的苹果,香、脆、酸甜适中。拥有百年种植经验的三门峡市,是西北黄土高原优质苹果的发源地。数不清的三门峡人靠苹果生活,因苹果脱贫。

 

  2019年,三门峡市苹果种植面积达170万亩,产量19亿公斤,面积、产量均居河南省第一。以每个直径8厘米计,这些苹果排列起来可绕地球赤道四五十圈。

 

  请一起品尝我们采来的三个不同风味的苹果吧。

 

  硒味 价值3000元的“苹果王”

 

  “任总,听说您这儿有两斤重的苹果,3000元是否考虑出手?”11月9日,一名外地客商通过微信以3000元的价格买了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王镇和畅果业专业合作社培育的富硒“苹果王”。

 

  合作社负责人任莹沧打开纸箱,小心地取出“苹果王”,果然个大饱满、色泽红润,散发着清香。“工人对苹果分级时发现了‘苹果王’,常见的大苹果多在1.5斤左右,我种了50年苹果,还是第一次见个头这么大的。”展示过后,任莹沧将“苹果王”重新放回原处,拽了拽门锁。

 

  今年76岁的任莹沧是富硒水果种植专家。他介绍,今年富硒苹果的硒含量检测报告刚出来,达21.9微克/千克。

 

  和畅果业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苹果、桃、樱桃等富硒水果。硒是一种化学元素,可借助叶片喷洒、涂抹树干、土壤根施等办法,在植物体内吸收转化为有机硒,富集到果实中,人体吸收后,可起到提高免疫力、抗氧化、延缓衰老等功效。

 

  “每年叶片喷施3到4次的硒元溶液,就可达到富硒标准。”任莹沧介绍,每年5月中旬起喷洒,以后每隔15天喷一次,让果树充分吸收转化,在采收前20天内停止喷洒。

 

  2014年,任莹沧带着他的富硒水果参加了第三届中国富硒食品推介交易会,高品质的富硒苹果、富硒桃等引起关注,受到了加拿大、美国、以色列等国农业专家的好评。美国的富硒专家乔尼·盖克和一位意大利的农场主还慕名来到富硒果园参观交流。同年,三门峡市科学技术局将该合作社种植基地命名为“三门峡富硒果(桃、苹果)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要搞就要认真搞,种出特色来。”任莹沧介绍,借助“富硒”招牌,合作社连续举办了7届桃花节,吸引各地游客10余万人。为推广富硒水果技术,他还当起了富硒苹果技术顾问,在灵宝市、三门峡市陕州区等地传授富硒苹果种植技术,免费教授贫困户,优先安排贫困家庭劳动力进果园务工。

 

  辛味 9户人家坚守的金苹果

 

  海拔1100米到1200米,寺河乡坡根村张村坡是灵宝市海拔最高的自然村和苹果种植村。在这里,9户33口人200多亩苹果园演绎着别样的故事。

 

  11月9日,看着装车即将外运的苹果,张村坡组组长赵海水打开了话匣子,疏花疏果、套袋铺膜、采摘积肥、剪枝和防地老鼠等,对于栽植苹果的重要节点,他如数家珍。

 

  清明时节,苹果花开,老赵他们拉开了果树的“呵护周期”,首先便是疏花。“两朵花间隔八寸,中间的花全部摘掉。”老赵介绍,常年与山区气候斗争,张村坡也摸索出了从保留单花到簇花的经验。

 

  “五一”前后,开始疏果。一簇花能结五六个果,只保留品相最好的那个。老赵笑着说,疏花疏果和优生优育是一个道理。

 

  等到苹果长到手指头大小,便该套袋了。套袋不仅能很好塑形,还保证了苹果能够无公害生长。经过90到110天的生长期,小苹果逐渐长大脱青。

 

  这时刚好中秋节,苹果也再次露出了“真面目”——通体白亮。经过短暂适应环境,果农便开始铺地膜,棱形设计让地膜很好地反射阳光,半个月过后,苹果逐渐变红上色,“不红不好吃”。

 

  霜降时节,便迎来了苹果的高光时刻——“孩子”终于长大了,特别是看着一车车外运的苹果,老赵喜不自胜:“多亏了市人大代表张明云牵线搭桥,我们村的出村山路去年修好了,苹果销售更加顺畅了。”

 

  冬闲并不闲。苹果采摘之后,9户果农开始“秋饥冬追”,为来年做准备。“为苹果树施有机肥,修剪果枝去掉弱枝、遮光枝,预防腐烂病,防止地老鼠等,大冬天可有的忙了。”老赵笑着说。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