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长三角市场监管部门首次发布联动执法十大典型案例

  11月12至13日,第二届长三角区市场监管执法协作会议在浙江温州举行。会上,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同签署长三角区市场监管网络案件联动执法合作协议,并首次发布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联动执法十大典型案例。

 

  你知道吗?“包邮区”在市场监管联动执法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自2019年《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和《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联动执法实施办法》签署以来,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了线索移送、执法协助、执法联动、执法互认、信息通报等多项高效的工作机制,对联动执法作出制度性安排,并在执法实践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签署《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网络案件联动执法合作协议》,其中明确:

 

  三省一市市场监管执法机构对立案查处的网络违法案件,发现网络违法行为涉及跨省(市)的多个地区、多个违法主体的重大案件,案件主办方可以请求发起集群战役,通过牵头成立联合办案组、临时指挥部等方式,实现长三角协同查处。

 

  对涉及长三角区域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典型违法行为,提议并通过联合发文等方式,联合开展跨省(市)的专项执法行动,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开展打击,实现生产、流通、仓储服务以及网上网下一体化、全链条打击。

 

  对涉及跨区域的案件线索,第一时间分享证据材料、通报协查,形成强大的执法震慑。建立定期会商联络制度,及时分享、通报、交流网络违法举报投诉、违法动向、典型案例、基本执法数据,强化数据交互、碰撞,合力打击网络市场违法行为。

 

  建立重大案件联合挂牌督办制度,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较大、涉及两省(市)以上的如网络售假、食品安全、重大质量违法等案件,实施联合挂牌督办、一案一销制度。

 

  无论是打击违法的力度、强度,还是查处违法案件的数量、质量,长三角市场监管,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遵照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坚持“打早打小”,查处各类食品安全违法案件1万多件,移送公安追究刑事责任300多件,在全国处于前列;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各类案件1.86万件,收缴罚没款4亿余元,体现了执法力度,查办的网络刷单系列案和商业诋毁案,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反不正当竞争法执法检查组的好评;

 

  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办案件4.27万件,在全国“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工作中,行动迅速,成效显著,查办案件139件,得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督查组的肯定;

 

  安徽省市场监管部门统筹推进执法打假工作,查处案件近5万件,“3·15”期间,集中销毁假冒伪劣商品39万余件217吨,极大震慑违法分子。

 

  长三角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致力于推动长三角执法一体化,共同营造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的市场体系。

 

  “包邮区”有哪些执法联动典型案例?快跟我们来看看吧!

 

  典型案例

 

  2020年度长三角市场监管联动执法十大典型案例

 

  01

 

  宁波、扬州联动查处假冒3M口罩案

 

  2020年1月28日,宁波市镇海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线索,对镇海某医药公司进行检查,现场发现标注为“3M”的口罩7597只。经查明,当事人在明知假冒3M口罩的情况下,通过另一当事人鄞州某防护用品公司向扬州某防护用品厂采购,购进金额为62370元,违法经营额140776元,且上述口罩均为不合格产品。2月3日,镇海区局向扬州市江都区市场监管局发函请求协查,并将违法线索移送该局。宁波市镇海区局依法对两名当事人作出没收库存假冒3M口罩、共计罚款101.57万元的顶格处罚。扬州市江都区局对扬州某防护用品厂作出没收库存假冒3M口罩、罚款20万元的行政处罚。

 

  02

 

  浙江、上海联动查处虚假宣传和生产销售违反食品安全管理规定配方奶粉案

 

  2020年6月,温州市市场监管局对上海某商贸公司销售“佳瑞宝”氨基酸配方粉标签不符合规定和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因销售时间跨度长,涉案商品的生产厂商发生变更、外包装版面标签发生多次改变。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嘉定区局、普陀区局和宁波市市场监管局杭州湾新区分局的大力配合下,温州市局对涉案商品的外包装设计单位和生产企业进行调查,并提取关键证据。经查,当事人在2017年至2019年销售标签不符合规定的“佳瑞宝”氨基酸配方粉274瓶,销售金额77217元,违法所得23787元。温州市局拟对当事人处以罚款106.43万元。

 

  03

 

  衢州、扬中联动查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电源插头案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