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部分省厅监管处长和专家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2)

  海南省:一是将合格证的电子信息化系统纳入省里第一期大数据三农系统,在全省216个乡镇等设置了电子合格证信息化服务网点,实现对主体信息的一次采集。二是将农安信用系统纳入大数据二期建设,目前已批准立项。建议:从国家层面统一农安信用评价指标、等级确定、评价流程等。对失信主体而言,农业农村部门的惩戒不足以引起重视,真正对他们有影响的还是社会各方的联合惩戒。

 

  山东省:一是搭建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平台,纳入40多万家市场主体,形成主体数据库。二是出台《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办法》《山东省农产品红黑名单》,与发改委信用进行等级对接。三是明确工作程序,信息征集—信用评价—结果公示等环节。下一步:将按照部里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用2—3年的时间,实现非人为干预的自动化信用评价,形成与发改信用的对接,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发挥积极作用。

 

  广东省:广东从信息采集、提交、应用三个方面推动相关工作,利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倒逼市场主体诚信生产。在信用应用方面,广东也在探索信用与金融保险的结合。下一步,一是按照部里的部署要求加大推进力度。二是加强部门衔接,提升监管效能。三是将信用体系建设与农产品追溯体系、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综合推进,减轻企业的重复操作。

 

  福建省:一是主体备案,接近1.93万家主体,实现一企一档。二是建立农资监管信息平台,计划到2020年年底,将1.2亿万家主要的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此平台。存在的短板是信用评价:一是指标体系不统一,二是评价标准不统一,三是信用应用场景不清晰。建议出台全国统一性的指导性意见。

 

  陕西省:陕西农产品质量监管平台有信用评价模块,从企业基本情况、产品质量管理、企业市场监管情况、政府监管四方面对企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值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工作处于初步阶段。下一步,考虑在追溯标签上增加信用评价结果展示。建议:国家层面出台信用评价细则和管理办法,各个省份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加快推动信用评价工作。

 

  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一是编制《绿色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可行性报告》,规范和完善行业自律制度。二是制定并发布绿色食品诚信公约,增强相关企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自律意识。三是自2011年以来开展绿色食品示范企业动态管理,进一步发挥诚信体系建设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下一步:将积极组建强大的专家团队,做好信用档案电子化归集、平台对接、农安信用跟踪评估、宣传教育等。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农科院质标所配合做好3方面工作:一是配合做好理论研究、模型构建、为评价提供科学基础。二是配合地方做好信用体系宣传培训。三是探讨信用体系销售平台对接,提升信用评价,提高主体用信积极性。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为技术研究机构,将强化深入技术研究,对接监管部门和产业部门,把握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盲点、堵点,为技术建设做好技术支撑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