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绿色生产成为趋势 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2)

  蔡雪在地理标志品牌“舒兰贡米”的基础上,创立了“三莲”商标。如今,“三莲”牌有机大米发展出有机稻花香、生态长粒香、珍珠米等系列产品。

  好品牌,魅力大。目前,全国累计创建认定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4.6万个,深刻地改变了农产品经营格局。

  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红火

  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要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9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68,比上年同期缩小0.06。

  ——利益联结,为农民增收提供支撑。

  “噢……呃……”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东桥镇腾飞白鹅养殖场里,汤立江朝鹅群叫唤两声,四处觅食的上千只大白鹅,像训练有素的队伍,快速集结。汤立江说,靠着养殖皖西大白鹅,去年销售额达到600多万元。

  养殖场给贫困户送鹅苗,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商品鹅出栏后,又以每斤高于市场1元的价格回收。“鹅苗55元一只,养到15斤,一只大白鹅能卖300多元。”汤立江说,“饲养过程中,贫困户就能学上一门增收技术。”

  在湖南衡阳县樟木乡白鹭坳社区,1000多亩优质稻丰收在望。稻田里,水稻株型紧凑、颗粒饱满。这是衡阳县今年通过订单生产推广种植的5万余亩优质稻。“好谷子才能卖出好价钱!”种粮大户邓南北今年试种了160亩,稻子刚播下去,角山米业就和他签了订单,“预计亩产干谷1400多斤,一亩地收入1900多元!”

  目前,全国已有家庭农场70万个、合作社220万个,成为带动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力量。

  ——产业融合,为农民增收提供新平台。

  “这样的花式七彩饭,听着就喜欢,见着就喜爱!”“90后”何爱在2017年6月创办了云南丘北耕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销售壮族花米饭、花米粽等特色美食。3年来,何爱的公司规模扩大了,成为农民增收新平台。

  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重构供应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新趋势。目前,我国乡村特色产业品牌达10万余个,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9万家。

  ——数字农业,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空间。

  人在干、云在转、数在算,传统农业嫁接数字技术,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黑龙江省五常市杜家镇半截河子村乔文志领办了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运用数字技术,集育种研发、基地种植、稻米加工、休闲旅游于一体,大米销售到200余个大中城市。合作社采用流转、入社等形式,建立了40万亩水稻种植基地,每年高出市场价收购优质稻谷,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近亿元。

  千畦细浪舞晴空,农民荷包鼓起来。在迈向全面小康的进程中,农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