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丰收中国,希望田野的最美画卷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从南到北,一幅幅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铺展开来:

  华北平原笼上“青纱帐”。在山东夏津县郑保屯镇生态农业示范田,种粮大户黄勤勇信心满满:“玉米棒穗多,籽粒抱得紧,又是一个丰收年!”

  黑土地铺上金地毯。在吉林省和龙市龙城镇清湖村,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村民常利臣面露喜悦:“瞧,一株稻穗足有160粒,今年高产稳稳的!”

  亿万农民辛勤耕耘,换来沉甸甸的收获:今年夏粮总产再创新高,秋粮丰收已成定局。何止粮食?你看,新疆的葡萄翠绿,湖北的莲藕白壮,陕西的苹果脆甜,内蒙古的羊只肥美……“庆丰收 迎小康”,大江南北,丰收号子唱起来,民俗秧歌舞起来,农家美食摆起来。这是五谷丰登的欢歌,这是欣欣向荣的胜景,这是亿万农民迈向全面小康的铿锵脚步!

  品丰收味道——

  辛勤的汗水,香甜的果实,抗疫抗灾闯难关,今年的丰收尤为来之不易

  丰收的味道是什么?

  “甜甜的,香糯的!”种粮大户葛德君在田间搓下几粒玉米放在嘴里,一边咀嚼一边说。

  “皖北粮仓”绿浪翻滚,丰收的镜头定格在安徽亳州市大杨镇聂桥村,葛德君底气十足地说:“瞧,今年的玉米籽粒饱满,亩产上1100斤,稳稳的。”

  “220亩地,一季麦子一季玉米,今年下大力气啦,真是粒粒皆辛苦啊!”葛德君坦言,春耕受疫情影响,缺人工、缺农资,难题不断。关键时刻,政策“组合拳”让他吃下定心丸:开辟绿色通道,化肥送到地头,农机开进田间,算夏收账,每亩小麦增产100斤。

  秋种同样不轻松。“刚点上玉米,雨下个不停。”葛德君说,让他感到幸运的是,去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沟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再加上农业部门及时组织,大家伙一起抢种补种,最终有大水无大灾。

  “大账算下来,小麦加玉米,亩产超过了1吨,咱也为‘饭碗’做贡献了,累点也值!”葛德君感慨。

  走进“中原粮仓”,广袤的田野遍地金黄。

  丰收的味道是什么?

  “咸咸涩涩的,苦尽甘来啊!”河南柘城县袁庄村种粮大户张百深最有体会的是汗水的味道。

  “今年种粮过了好几关。”张百深说:“年初,担心疫情耽误农时;到小麦拔节时,又遇上‘倒春寒’;后来,又碰上病虫害。但是,好政策接连不断,一拨拨农技专家进田,农机服务、统防统治,让咱闯过了一道道难关。”

  算丰收账,张百深格外高兴:大灾没减产,260亩地能打50多万斤粮!

  镜头向南,在四川丹棱县仁美镇雄义村兴农家庭农场,清水绕田,鱼戏田间。

  “闻稻花香,品生态鱼,一亩地有两份收入,你说丰收的味道美不美!”农场负责人黎可学说,年初,农场提早备好种子和鱼苗,农业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对接商超,黎可学尝到了稻鱼共生的甜头。

  回望田野,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抗击严重洪涝、虫口夺粮,今年的丰收尤其来之不易。

  丰收背后,是一项项强农政策的有力支撑,投入加力,补贴给力,超过2200万台套农机具战春耕,各级财政安排小麦病虫防控资金超16亿元;丰收背后,是亿万农民的辛勤汗水,320万农机手带动一家一户,迎朝霞、顶烈日,奔波田间,拼搏出累累硕果。

  这个金秋,让我们礼赞丰收,礼赞农民!

  看丰收成色——

  直播成“新农活”,绿色是主旋律,从卖得出到卖得好,丰收年也是增收年

  说一千,道一万,农民增收最关键。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丰收的意义不同寻常。

  果园里橙香扑面,直播间里“红心”满屏,一根网线,让脐橙从枝头直连餐桌。

  “来了2000单,马上发货!”湖北省枝江市桔缘柑橘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代年忙活着,说起直播带货的战果,非常得意:“电商真厉害!一天超过3万单,能卖出5万公斤脐橙,销售额累计超过6000万元。”

  回想几个月前,周代年不敢想,“脐橙上市遇上疫情,几十万斤的果子压在仓库里,真是愁啊!”

  电商助力湖北、消费扶贫、金秋消费季……一系列精准帮扶,为柑橘找到出路,周代年的眉头舒展了:“直播成了‘新农活’,流量成了‘新农资’,咱跟不上潮流不行了。”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