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新希望乳业登陆深交所,开“新”局

2019新年伊始,中国乳业就绽放出了新希望。1月25日,新希望乳业正式登陆A股上市交易。

“从今天开始,新希望乳业将成为一家承受更多关注、连接更多希望的公众公司”,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表示,身处中国奶业的“新鲜风口”,新希望乳业将持续推动聚合式的平台发展模式,以“鲜战略”为核心,强化多区域、多工厂、多产品线的柔性生产能力,建立区域乳企品牌共生发展的新生态,带动乳业新的增长引擎。

卡位“新鲜风口纵向布局优势

毋庸置疑,低温巴氏奶正在成为乳业新的市场机会。天猫新品创新中心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主打短保鲜期的低温牛奶销量同比增长近100%,低温鲜奶品类成长速度是乳制品行业的近10倍。全国性乳企相继涌入低温“战场”更加印证了这一趋势。相较之下,创立以来即以“鲜战略”切入行业的新希望乳业,先一步建立了对应“新鲜”的供应体系和市场布局,构建出差异化的相对竞争优势。

据新希望乳业招股书披露,从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低温奶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从47.31%提升至57.97%,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2011年,新希望乳业首推全球第一款以时间定义好牛奶的24小时鲜奶,从生产到产品下架不超过24小时。今年,新希望乳业再以“黄金24小时”突破技术壁垒,采用A+级远高于欧盟标准的“优质乳奶源”+72摄氏度15秒的黄金杀菌温度+ 24小时黄金保鲜时间,更好地保留牛奶中的活性营养,臻于巴氏奶产品生命时效极限,以产品刷新行业标准。

日前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重点生产巴氏杀菌乳、发酵乳、奶酪等乳制品,积极培育鲜奶消费市场,满足高品质、差异化、个性化需求。从政策、行业到市场,对于“新鲜”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新鲜巴氏乳的产品逻辑和供应链保障,迥异于传统常温奶,并不能一蹴可就。

以新希望乳业为例,在其“鲜战略”背后,是十几年实践积累造就的整个产业供应链效能的重塑。一方面,围绕城市150公里的“鲜半径”,新希望乳业卡位布局了优质的牧场和工厂;另一方面,在深耕区域之下,联合新希望冷链物流,网络可以延伸至整个省级区域的三四级城市甚至县城,覆盖各级市场的消费需求,成为向内撬动市场的关键优势。

一步先,步步先。政策与市场风口、较高的产业门槛、差异化的布局卡位,三者叠加,给新希望乳业这样以“新鲜”为纲领的企业,提供了难得一遇的机会窗口。

“虹吸效应”显现 横向扩张机遇

自创立以来,新希望乳业的拓展之路即以整合并购模式展开,多品牌协同发展的战略运作,符合中国奶业市场体量大、分散广、差异性大的产业特点,使新希望乳业得以布局全国市场。截至目前,新希望乳业旗下共有35家控股子公司、13个主要乳品品牌、15座乳制品加工厂,12个自有牧场。其中包括西南最大的低温生产基地郫县工厂以及京津冀区域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低温工厂满城工厂,整合“华西”、“雪兰”、“双峰”、“白帝”、“琴牌”等区域优势品牌。

集中力量,好办大事。在新希望乳业,其独特的联合体模式被称为“1+N”,并延伸到了“基础设施”与“价值体现”两个维度上。一方面,依托高度集中化的产业优势,新希望乳业将其“鲜战略”和食品安全管理经验进行全国化复制,通过深入的产业链改造,推动当地乳品生产的智能管控和品质升级,实现统一的优质供应生态;另一方面,在资金、资源和技术扶持上加重本土化建设,在尊重当地市场的基础上,实施因地制宜的本土化改造,高效响应区域市场的个性化消费需求,激活区域老品牌,发挥地缘化优势。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