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思宾格Biospringer:企业如何抢占植物肉市场“鲜”机?

2020疫情得到控制后,人造肉行业加速在中国的市场化节奏,各类产品密集上市:肯德基以1.99元5块的推广价预售“植培黄金鸡块”;星巴克推出包含5款“星善食”主义午餐;拉面说推出植物肉意面;喜茶跨界卖“未来肉汉堡;甚至李佳琦和罗永浩也在直播间为金字火腿的植物肉产品倾情带货,这些商品绝大多数都会以短平快的方式销售一空。

一、国际人造肉市场规模日渐扩大

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的报告,2018年全球肉类替代品市场规模为46.2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达到64.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6.8%。全球肉类消费市场约1.4万亿美元,如果人造肉的渗透率达到10%,那么人造肉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00亿美元。

根据Innova Market Insights的数据,在2018年的前9个月,植物肉占新发布的肉类产品的11%,约70%的美国人已经食用过植物肉产品。作为一项新兴产业,人造肉在短时间内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预估。美国是目前植物肉消费的全球最大市场,2018年美国在全球植物肉市场中占近40%的市场份额,并在未来保持较高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德国、英国和新加坡是复合增长率前三的国家,亚太及南美国家对植物肉的巨大需求也将推动市场的快速扩大,其中亚太植物肉市场预计未来将由中国主导。

思宾格Biospringer:企业如何抢占植物肉市场“鲜”机?

美国植物肉目前主要应用于餐饮行业,以汉堡肉饼、香肠、炸鸡块的形式提供。根据The NPD Group的数据,快餐店的植物性汉堡订单比去年增长了10%,达到2.28亿份。植物性汉堡的强劲增长主要是由于连锁餐厅的供应量增加,肯德基、汉堡王、麦当劳、星巴克都开始供应植物肉做成的汉堡和香肠。

二、中国植物肉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市场活跃

据The Good Food Institute预计,2018年中国植物肉市场的规模已达到人民币61亿元(约合8.83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14.2%;同期美国植物肉市场的规模约为6.84亿美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消费国,存在很大的市场缺口。根据OECD的数据,2018年中国肉类消费量达到8829.6万吨,欧盟与美国肉类消费量分别为4426.7万吨和4134.9万吨,目前美国肉类人均消费量为100千克左右,而中国仅为美国的一半左右,因此未来中国的肉类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预计2030年中国肉类产品的供给缺口将达到3800万吨以上,这为植物肉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而且中国拥有大量的生产植物肉的原料,全球大豆蛋白加工近50%、豌豆蛋白加工90%都是在中国,这些都是中国发展植物肉产业的优势。

思宾格Biospringer:企业如何抢占植物肉市场“鲜”机?

自2019 年来,国内涌现出大批人造肉初创企业。国内粉丝行业的龙头企业烟台双塔食品与“珍肉”达成战略合作,推出国内首款“人造肉月饼”,1000份人造肉月饼在电商平台上架后,很快便被一扫而空,其合作方“珍肉”首批3000份人造肉月饼在各个平台也已售罄。国内创业公司 Starfield 也在2019年 9 月初上线第一款人造肉产品,同时为试探国内消费者对人造肉的接受度,打造素食餐厅“青苔行星”,主打各种“人造蛋白”产品。香港Green Monday 公司旗下食品科研公司所研发的植物肉产品Omnipork 于2019年 9 月的淘宝造物节在内地公开亮相, 是一种形态类似肉馅、对标猪肉口感的植物肉,主要原料是豌豆、非转基因大豆、冬菇和米。2019 年 6 月百草味确定人造肉系列研发项目,核心团队为百草味食品研究院。并于今年1月推出新“肉”时代。金字火腿于2019年10 月份推出首款人造肉饼,目前已开发的植物肉产品有牛肉味植物肉饼、植物肉狮子头等,并预备研发植物肉馅、植物肉火锅等多类产品。自 Beyond Meat 上市后,各大品牌纷纷入场,在国内带动了一波爱好者尝鲜。可见,国内有很多资本仍看好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不少企业希望借此能够站上新的风口。

三、潮流有趣的创新形态植物肉更能赢得青睐

潮流有趣的创新形态植物肉更能赢得年轻人青睐。百草味的植物肉大粽、好巴食植物蛋白牛肉……传统中餐+植物肉黑科技的组合,满足中国胃,更满足好奇心。

思宾格Biospringer:企业如何抢占植物肉市场“鲜”机?

香辣小龙虾、海盐海苔、柠檬甜椒、芥末咖喱……膳客传奇推出各类网红口味的植物肉零食,牢牢抓住了年轻人的胃。从年轻尝鲜党在植物肉各产品形态消费增速上来看,鱼、猪肉、鸡、虾仁、毛肚、魔芋占据TOP5。

思宾格Biospringer:企业如何抢占植物肉市场“鲜”机?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