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近一段时间,几则有关粮食安全的新闻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一是一则主产区小麦收购同比减少的新闻引发关注,后来人们注意到是“收购减少”;二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我国早稻实现增产,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态势;三是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今年我国粮食还将有望丰收;四是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

 

  这几则新闻反映出人们对国家粮食安全十分关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我们对粮食安全仍要始终保持危机意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那么,如何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减少粮食浪费?如何进一步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一些读者来信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始终保持危机意识

 

  王恩奎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宝中之宝,任何国家都注重粮食生产,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用世界7%多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左右的人口,解决了14亿人的吃饭问题,对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单产不断提高,谷物自给率超过95%,口粮自给率达到100%,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粮食库存充足,稻谷和小麦库存均能满足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中国人的“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果盘子”更是丰富多彩,人民幸福感不断提升。可以说,我国粮食产能稳定、供给充足、市场平稳,进入了粮食安全形势最好、保障能力最强的历史时期。

 

  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粮食生产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我国农业耕作方式和粮食增产方式仍需进一步优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低,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过剩;当前还面临人增地减的矛盾,粮食连续增收压力增大。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更是敲响了粮食安全的警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抓好粮食生产和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是永不过时的真理。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毕竟,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保障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解决14亿人吃饭问题,必须始终保持危机意识,不忘“饥饿风险”,这样才能把中国人的饭碗端牢。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邮政局)

 

  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朱金良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国家禁止或限制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出口,让粮食主要靠进口的国家和地区颇感压力增大。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上排名偏后。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土地,要端稳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必须始终保持严守耕地红线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首先,要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逾越,要按照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求,依法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规范管理,整治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握好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大力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其次,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占用一定数量耕地在所难免。要解决日益尖锐的土地供需矛盾,必须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要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拓展发展空间与内部挖潜的关系、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坚持规划引领,以“多规合一”为基础优化土地要素保障,大力挖掘用地潜力,严把项目准入关、投资强度关、亩均效益关,切实提高土地节约集约水平。

 

  第三,严防城乡资本违规占用耕地,并遏制农村良田撂荒现象。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严防各类资本违规占用耕地,尤其是不能随意改变土地用途。不论是城市资本还是乡镇企业,都不能假借开发之名肆意侵占红线内耕地。要继续执行并及时完善种粮奖补政策,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防止良田撂荒。

 

  (作者地址:湖南省桃江县松木塘镇)

 

  让种粮更“有利可图”

 

  付 彪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