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基地产业兴 脱贫致富劲头足(2)
时间:2020-08-17 15:57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村子地处大山中,交通不发达,村民们种植的农特产品即便质量再好,都难以走出去,卖个好价钱,群众越种越没有信心。”文贵村党支部书记龙仲达坦言,由于交通成本高,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村里贫困情况一直得不到改善。
产销两头对接不顺畅,种多少心里没数,卖给谁心里没底,一度使得“扶贫产业”变成贫困户的脱贫“揪心事”。
得知文贵村的发展困境后,广州南沙区驻平远县扶贫工作队着力搭建消费扶贫平台,把文贵村的优质农产品和广州的市场联接起来。“单位有需要购买的,可以直接下单,快递到家,让他们也尝尝文贵村的农特产品。”文贵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陈永忠笑着说,搭好线铺好路,乡村农特产品不愁销路,目前文贵村已经积累不少回头客。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广阔市场。
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文贵村成立了文贵村种养合作社,对贫困户种植的花生、三华李等农产品统一收购,经过简单的包装,发往广州。“除了贫困户,普通村民如果遇到农产品销售难题,也可以交由合作社进行统一销售。”龙仲达说,合作社所产生的效益,将会拿出一部分用到扶贫之中,如为一般贫困户购买生产资料、为无劳动力贫困户购买慰问品等,形成良性的循环发展。
文贵村的蝶变之路,是平远县搭建产销平台、实施消费扶贫的一个缩影。
平远县积极为贫困村搭建产销平台,先后出台了《平远县消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消费扶贫工作的通知》,以消费扶贫促销扶贫产品,带动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我们已与银行达成初步意见,在农行金融App内开一个窗口,上架平远的扶贫产品。”张教东说,平远县正与中国农业银行对接,为扶贫产品搭建销售平台。
在扶贫的过程中,以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主要扶持对象,平远县同步拉动非贫困户农产品销售,以购买贫困群众农特产品和服务为主要方式,鼓励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示范,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深入推动扶贫产品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商超、进电商“五进”活动,把消费扶贫打造成产业扶贫的升级版,促进贫困村和其他贫困户农产品销售,三年来平远建成了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90个村级电商驿站,实现消费扶贫达1570.3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华清园、威大地、金宝树等企业在平远县委、县政府的牵线搭桥下,走进广东脱贫攻坚展、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开业暨广东东西部协作产品交易+展览会中,入驻广东扶贫梅州馆参展,为企业带来新的活力,也为消费扶贫打下坚实基础。
激活内生动力
就业奖补共1659人次
烈日当空,空气中充满热气。东石镇汶水村的林学绪却干劲十足,戴着草帽在村口的牧草地里忙活。“现在光是种植牧草,我每年的收入就超过1万元。”林学绪说,这是他之前不敢想的事情。
今年67岁的林学绪,几年前因意外被火星溅到,导致一只眼睛失明。“眼睛没失明的时候,还能外出打工挣钱。现在看啥都不利索,加上年纪大了,外出打工也不方便。”林学绪无奈地说。
闲聊中,林学绪给记者算了他的日常开支。“光是看我的眼睛,就花了4万多元,妻子一个月也要花费300元购买中药,支出大于收入的日子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贫困户是扶贫联结带动的主角,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在建设好扶贫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平远县同步激活贫困户的内生动力,鼓励有劳动力的贫困群众加入龙头企业赚“薪金”,从事非农产业的贫困户土地流转赚“租金”,充分激活其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