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扶贫基地产业兴 脱贫致富劲头足

平远县多方合力推动扶贫基地产业落地开花,深化脱贫攻坚成果

 

  “我从2014年开始种植葛根,现在种植面积已经超过5亩。”走进平远县八尺镇南塘村村民张英其的葛根地,张英其便迫不及待介绍起葛根的种植情况。

 

  在张英其看来,种植葛根是他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公司保价收购,我的收入也稳定,生活越过越有滋味。”得益于葛根的种植,张英其家庭年收入实现了从8000元到5万元的转变。

 

  脱贫致富,产业是根本。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平远县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结合自身发展优势,打好政策“组合拳”,激励龙头企业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依托脐橙、南药、油茶、优质稻等龙头企业,发展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2019年,全县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2万元,比2015年末的0.35万元增长4.6倍。2020年上半年,全县相对贫困人口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做好扶贫产业的壮大与发展,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平远县扶贫工作局局长张教东说。

 

  强化龙头带动


  联结带动有劳动能力贫困户524户

 

  早上7点,平远县大柘镇黄沙村的蔬菜地里迎来了一天之中最热闹的时刻,工人们正在采收地里的新鲜蔬菜。经过装箱、称重、运送等程序后,蔬菜被运到县城,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盘活了村内的闲置土地,承包集体流转集约的300多亩土地,带动119户农户发展蔬菜瓜果连片种植和农电商产业,这是梅州可其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可其山”)在广州南沙派驻平远工作队帮助下建立的产业扶贫模式。

 

  “我们的扶贫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参与种植,另一种是参与管理。”可其山总经理林豪江介绍,贫困户可以使用可其山提供的蔬菜种子,在自家土地上种植,蔬菜成熟后由可其山进行保价收购,也可以申请管理可其山的蔬菜基地,按蔬菜地的面积、产量来提成。

 

  作为平远县的农业龙头企业之一,可其山利用其产品量大、需求量高的特点,为大柘镇黄沙村的贫困户提供了脱贫的重要渠道。

 

  “约有10名贫困户参与到公司蔬菜种植,月平均收入约2000元,平时还可以做点散工,一年算下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林豪江介绍。

 

  龙头企业是脱贫攻坚中的一股强大力量,如何用好这股力量带动众多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实现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与收入稳定双向平衡,实现双赢是关键,也是难点。

 

  平远县从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手,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重点支持机制好、产品竞争力强、为农户提供系列服务、与农户利益关系稳定密切、带动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制定出台鼓励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特别是贫困户脱贫致富、激励龙头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的一系列政策,扶植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平远县创新农民利益共享机制,让产业园实施主体与农民之间的稳定高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电商+”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共35个,联结带动有劳动能力贫困户1362户(次)。

 

  “像黄沙村村民姚美凤,她管理着公司约10亩土地,同时自己也种了一些蔬菜。按照每亩地100元的管理费,加上蔬菜的销售提成,她的月收入可达3000元。”林豪江说。

 

  据统计,平远县共培育县级以上农、林(含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共45个,其中县级9个、市级25个、省级10个、国家级1个。在此基础上,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特色高效现代农业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惠及全县23家经营主体。

 

  “目前,我们正在推动省定贫困村与广东华清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梅片树种植基地的项目落地,增强贫困村的‘自我造血’能力,丰富和稳定村集体经济收入。”张教东表示,接下来,平远县将继续加强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做好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申报工作,发挥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带贫减贫作用。

 

  搭建产销平台


  三年来实现消费扶贫达1570.3万元

 

  两山夹峙,翠色入画。汽车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行驶,窗外是泗水镇文贵村的所在地。

 

  深居大山,自然条件优越的文贵村,一直都有种植花生、三华李等农产品。然而,在过去,地处大山深处,却是文贵村发展的一道坎。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