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食物理性消费 小餐桌将可有大作为
时间:2020-08-13 18:31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编者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北京食品安全政策与战略研究基地,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白军飞、讲师孟婷、博士生资琦韬三位作者从我国餐饮食物浪费现状、餐饮食物浪费对资源消耗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度剖析,同时对探索避免食物浪费新举措、强化食物浪费监督检查、建立抵制食物浪费的长效多维管理体系提出了建议。
全球每年约三分之一的食物浪费,引发世界各国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稳步提高,食物浪费问题特别是餐饮浪费日益凸显。食物浪费不仅是对食物本身的浪费,更是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所投入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的低效无序消耗。食物浪费及其所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特别是在全球疫情下,世界粮食供给和食物保障受到影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进全民光盘行动尤为重要。本文从餐饮食物浪费现状、制止餐饮食物浪费的重要性和推动食物零浪费的有效措施等几个方面展开。
一、我国餐饮业发展和食物浪费现状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升级态势明显,餐饮消费大幅增长。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2万元和1.6万元,同比增长7.9%和9.6%。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餐饮板块表现亮眼,餐饮业收入超过4.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4%,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1%,2018年12月餐饮从业人数达到234万人。餐饮业为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但是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餐饮浪费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餐饮浪费量不容乐观,总量惊人。201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简称餐食浪费报告)显示: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克/人/餐,浪费率为12%;大型餐馆、游客群体、中小学生群体、公务聚餐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大型聚会浪费达38%,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2015年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在1700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据2013年中国烹饪协会对近百家企业的调查显示,浪费现象普遍存在,近80%的企业表示有不同程度的浪费,其中有超过20%的企业认为餐饮消费中浪费量达20%,80%的浪费来自商务公务宴请、团拜会和婚宴等。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大实验室武维华课题组通过对全国大、中、小三类城市共2700桌不同规模的餐桌中剩余饭菜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进行分析发现,我国2007-2008年一年仅餐饮就浪费食物蛋白质800万吨,浪费脂肪300万吨。
二、 严格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性
食物浪费不仅是对食物本身的浪费,更是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所投入的水、土、能源等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的无谓消耗。此外,食物浪费产生大量餐饮垃圾,过量饮食对人类的健康威胁,以及食物浪费背后的社会责任与公德等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食物浪费对粮食安全造成压力。在我国粮食供需紧平衡,特别是新冠疫情下,全球农业贸易和食物供给受到影响,严格杜绝食物浪费问题尤其是餐饮食物浪费,鼓励全民抵制食物浪费,对于保障粮食安全非常重要。餐食浪费报告显示,蔬菜类人均浪费量最高,约为每餐每人27 克,占总浪费量的 29%;第二大类为主食,约为23 克,占25%,其中米饭和面食浪费量较高;肉类人均浪费量约为每餐每人16克,占总浪费量的18%,其中以猪肉和禽肉浪费为主。根据本文笔者初步估算,如果可以避免上述餐饮食物浪费,全国减少的年餐饮浪费量在蔬菜、粮食、肉类分别可达到13.8、11.8、和8.2万吨,各自占国内对应类别食物总供给的0.02%,0.02%和0.09%(按照10%的在外就餐人口,2018年国内食物总供给数据估算)。制止食物浪费意味着有效增加了粮食供给,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食物浪费对资源环境造成无效耗费。满足居民日常的食物消费需求背后是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巨大的资源环境投入,食物浪费意味着土地和水等资源的无效投入和温室气体的无序排放,同时食物浪费产生大量生活垃圾,对环境承载造成巨大压力。例如,北京市每年餐饮食物浪费的生态足迹高达30万公顷,占北京食物消耗生态足迹的10% 左右,约为北京市耕地面积的1.3倍,其中来自肉类、粮食、肉类和豆制品、蔬菜的食物浪费分别占总生态足迹的84.59%,7.06%,3.78%,和2.0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