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中国消费者食品标签认知及使用状况调研报告2020》在京发布

   日期:2020-07-30     来源: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浏览:330    

  背景

 

  食品标签标识是消费者了解预包装食品属性、特性的主要信息来源。此外,它也是生产者向消费者宣传和推荐企业及产品的重要方式。为了解消费者对食品标签标识的认知和实际使用情况,为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依据,促进食品行业良性竞争和健康稳定发展,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开展了专项调研并于近日在京发布《中国消费者食品标签认知及使用状况调研报告》。

 

  本次调研按照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常住人口进行配额并随机抽样,在线调查,有效问卷3100份,男性占48.1%,女性占51.9%。其中22-60岁人群占79.03%,22岁以下人群占20.23%,60岁以上占0.74%。主要调查结果如下:

 

  一、超半数消费者有网购经历

 

 

《中国消费者食品标签认知及使用状况调研报告2020》在京发布

 

  调查发现,九成消费者在一周内购买过预包装食品,说明消费频次较高。随着网络购物的发展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半数以上消费者同时在线上和线下购买。由于网购和商超的销售场景完全不同,线上销售食品的标签标识展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差异性,比如有些食品包装图片不够完整、清晰,配料表展示不全,物流包装与食品外包装合一,促销装组合方式灵活多变等。

 

  二、消费者最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中国消费者食品标签认知及使用状况调研报告2020》在京发布

  注:根据“每次必看”和“经常看”的总和从多到少排序

 

  近七成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有查看食品标签标识的习惯,九成消费者关注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多数人希望保质期以日期形式标注。此外食品名称和品牌的关注度也非常高,而产品标准代号、厂名厂址和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关注者较少。

 

  在保健食品方面,消费者最希望了解的信息是产品功能、适宜人群和品牌。“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的警示语是保健食品标签的“标配”,尽管正面标注会影响产品美观,但总体而言该信息已经成为消费者辨识正规保健食品的重要信息来源。

 

  三、消费者读懂食品标签的能力不足

 

  本次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不会合理利用标签信息来选购食品。比如有35%的人不知道什么是“食品真实属性名称”,因此常出现将乳饮料当做牛奶,将固体饮料当做特殊医学用途婴儿奶粉等情况。近半数消费者几乎不看营养标签和配料表,“从来不看”食品标签的消费者之所以不看的第一大原因是“我想看,但我看不懂”(43.1%),可见消费者读懂食品标签的能力不足限制了他们对食品标签的使用。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上述结果说明相当多的消费者不能读懂标签上的一些关键信息,因此需要加强对标签标准的宣贯和提高消费者的基本营养知识,使更多消费者能读懂标签,科学地选购食品。

 

  四、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存在较大的误解

 

  

《中国消费者食品标签认知及使用状况调研报告2020》在京发布

  您觉得标注“无添加XX”“零添加XX”“不使用XX”等表述的产品比同类产品更好吗?

 

  食品配料表是以含量高低排序,因此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食品的真实构成。然而调查发现,超七成消费者的关注重点是含量很少的食品添加剂。与此相对应的,八成以上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关注“无添加”“零添加”“不使用”等表述,超六成消费者认为有这样标识的产品比同类产品更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指出,消费者长期以来对食品添加剂存在较大的误解。配料表中常见的防腐剂、增稠剂、甜味剂、食用色素等食品添加剂均是在安全的基础上经政府批准使用的,是否含有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的安全性上并无高低之分。


  五、消费者期待食品提供更精准的营养支持

《中国消费者食品标签认知及使用状况调研报告2020》在京发布

  您为特定人群购买产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