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脱贫攻坚的白城路径(2)

  要用改革创新的思维和办法破解精准扶贫中面临的体制瓶颈、机制障碍和深层矛盾,充分激发扶贫开发的内生动力。白城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重点敲定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狠抓危房改造。“让贫困群众早日住进温暖舒适的新房子”这是市委、市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是加快实现贫困群众“安居梦”的时间表。白城加大投入力度,将补助标准一律拉齐到每户3.2万元,确保贫困户建40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不用花一分钱。2016年以来,全市共完成危房改造7.2万户,其中贫困户4万户。通榆县2019年度危房改造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奖励通报。

 

  ——狠抓健康扶贫。针对全市因病致贫比例高达65.8%这一实际,坚持保大病、治小病、管慢病相结合,探索了“三下沉、两提高”医疗扶贫模式,实现了贫困残疾人看小病、吃零药“不出村”,形成了从医疗服务到住院、门诊全链条救助政策体系。全市14.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和家庭签约医生全覆盖;全市共认定慢病患者5.9万人,874个村卫生室全部达标。同时,针对贫困户重度肾病患者,加大政策兜底力度,为259名贫困户重度肾病患者减免透析费用中的个人承担部分和往返客车费;针对年老体弱贫困群众购买、储存胰岛素等特殊药品比较难的问题,为384个贫困村卫生室配备医用冰箱,由村医代购和储存特殊药品。

 

  ——狠抓教育扶贫。坚持以保障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为主,不同教育阶段全面覆盖的原则,在落实国家教育政策基础上,对学前、中小学、高中、特教、职教阶段的贫困学生,分类进行减免和资助,市、县两级出台的资助政策,累计发放资助资金1600万元,全市没有发生因贫辍学现象。开展贫困学生建档立卡工作,完善贫困学生动态管理数据库,对7727名贫困学生进行跟踪帮扶、分类救助。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进行全面排查,在确保国、省政策和资金落实到位的基础上,全面免除校车费,进一步减轻教育负担。5年来,落实“雨露计划”补助中高职贫困学生12409人次,发放补助资金1861.35万元。

 

  ——狠抓安全饮水。明确了全面覆盖、全面达标的工作目标,采取集中建设水源工程、配套建设泵站和管网、同步跟进水质检测的办法,全面铺开安全饮水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2691处,集中供水率由“十二五”末的79.6%提高到97.8%,全市919个行政村2880个自然屯农村饮水安全全部达标。

 

  把教育、住房和医疗“三保障”作为贫困人口断穷根的关键,通过政策组合叠加,筑牢多重保障线,贫困的“痛点”“难点”在哪里,扶贫开发的脚步就跟进到哪里。

 

  建“支点”强保障重帮扶

 

  “省里的包保干部多次下来访贫问苦,隔三差五打来电话,让乡亲们感到很温暖、很振奋。”大安市两家子镇同德村党支部书记王国会有感而发。

 

  作为经济薄弱村,该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75岁的于庆水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家的粗茶淡饭、陋室简棚会迎来客人。其实,在同德村100余个贫困户家庭,户户都来了一位“亲戚”,他们来自全省、全市、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

 

  帮什么?怎么帮?在机关干部脑海里始终存在这样的思索。入户、调查、登记、走访……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嘘寒问暖于百姓心坎间。“携手前行,零距离帮扶,等于与贫困户建立了共同体,感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这是各级包保人员的共同心声。

 

  精准聚焦,集中发力,把思路变为行动,“一对一”“手牵手”,不脱贫不脱钩,扶贫正在行动中——在省级领导、省直部门包保帮扶全市65个贫困村基础上,加大市、县两级包保力度,建立了市级领导包县、市县联动包村包户的责任机制,全市659个部门(单位)包村、1.65万名干部包户、10万名党员参与帮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实现了包保帮扶全覆盖。从2017年开始,连续4年组织市县乡三级万余名包保干部深入贫困村,每年的5月,组织各级干部驻村吃住一周左右时间,帮助排查“三保障”存在的问题,帮助研究发展庭院经济、帮助开展村屯环境整治、帮助解决群众实事难事,推动医疗、教育等各类精准扶贫政策落实。4年来,市县乡三级干部参与活动约13.5万人次,帮助排查和解决住房和饮水安全方面问题6100个,帮助发展庭院经济11万户,解决实际困难2.4万件。

 

  真帮实扶解民忧,一枝一叶总关情。通过包保帮扶,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激发了群众自主脱贫的干劲和热情。

 

  创“亮点”转模式探路径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