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豫政办〔2020〕26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经省政府同意,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集群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做强生猪产业、做大牛羊产业、做优家禽产业,加快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产品绿色化,着力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促进我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质量兴牧。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增加优质畜产品供给,推进畜牧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2.坚持绿色兴牧。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将绿色要求融入畜牧业发展全过程,促进生产生态协调发展。

 

  3.坚持品牌强牧。强化品牌创建、培育和保护,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叫响“豫牧”品牌。

 

  4.坚持融合发展。推进畜牧业“三链”同构,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以上,畜牧业产值与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之比达到1∶3,畜禽规模化养殖率达到80%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主要畜种规模养殖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畜牧业空间布局、生产结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实现由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强省转变。

 

  二、推动畜牧业转型发展

 

  (一)推进规模化养殖。加快建设现代化养殖基地,重点发展年出栏生猪5000头、肉牛500头、肉鸡5万只、肉羊3000只和存栏奶牛300头、蛋鸡1万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推广“公司+农户”等模式,发展养殖合作组织,以大带小,扩大养殖规模。允许养殖设施建设多层建筑,支持发展立体养殖。严格落实畜禽养殖业环评文件告知承诺制审批制度。2020年生猪存栏达到3500万头以上,2021年生猪存栏恢复到常年水平(4300万头)。到2025年,生猪、肉鸡规模化养殖率分别达到85%以上、90%以上。(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

 

  (二)推进标准化生产。实施标准化提升行动,制定完善标准化饲养、屠宰、冷链物流等管理规范。加快设施装备升级,提高大型养殖场智能化、中型养殖场机械化水平,完善家庭养殖场户防疫和粪污处理等基础设施。鼓励屠宰企业完善预冷集配中心、低温分割加工车间、冷库等设施。在畜牧大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面推进全程标准化生产。逐步构建以大型企业为引领、适度规模企业为主体、农牧结合型家庭牧场为补充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对畜牧机械装备的支持力度。到2025年,力争创建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400个。(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局)

 

  (三)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快建立“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冷鲜上市”产销模式,推动畜产品流通由“调活畜禽”向“调肉”转变。引导屠宰产能向养殖集中区转移,鼓励养殖企业自建屠宰厂,支持主销地企业到我省布局屠宰产能,推进畜禽就地就近屠宰,基本实现生猪省内屠宰。稳步推进牛、羊、家禽集中屠宰。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持续提高中高端产品比重。鼓励各地对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的新建精深加工项目给予奖补,打造一批高水平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打造千亿级畜牧产业化集群2个、百亿级产业园10个。(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市场监管局)

 

  (四)推进绿色化发展。优化产业布局,科学划定、调整禁养区,引导畜禽养殖向环境承载能力大的区域转移。出台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大力推广节水、节粮等清洁养殖工艺,控制臭气排放。规范使用饲料兽药,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推广低氮、低磷和低矿物质饲料产品。支持粪污处理利用配套设施建设,推广粪污全量收集还田、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模式,就地就近施用粪肥。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和化肥减量行动,鼓励各地出台有机肥施用补贴政策,引导优质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基地扩大有机肥施用。积极开展以种养结合为主要特征的“美丽牧场”创建活动。(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财政厅)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