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防范疫情输入风险、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有关信息举行发布会(文字实录)(3)
时间:2020-07-10 18:5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刚才,海关发布了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阳性样本情况,按照海关的统筹安排,市场监管总局将指导地方市场监管部门,督促相关产品的经销商采取停止销售、下架封存,配合进口商做好产品召回等工作。谢谢。
2020-07-10 15:37:42
香港中评社记者:
请问中方对进口冷链食品加强监管,是否遵循了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际规则?是否会对贸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干扰?谢谢。
2020-07-10 15:42:11
李兴乾:
谢谢提问。这位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也是国际贸易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秩序和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经过最近半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国内疫情传播已经基本阻断,外贸运行有所回稳,但仍然面临疫情反弹的压力。特别是北京新发地市场突发疫情后,新冠病毒污染食品或食品包装,并在冷冻食品运输过程中留存和传播的问题引发高度关注。
在此背景下,中方对进口冷链食品加强监管,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相关做法完全符合国际标准和国际规则。
首先,今年4月7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联合发布《新冠肺炎和食品安全:对食品企业指南》。相关主管部门依据指南加强食品监管,请企业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做好各项防控措施,确保产品不被新冠病毒污染。中方的相关做法正是遵照权威国际组织所发布的指南和标准。
其次,世贸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专门确认,成员有权为保护人类生命或健康采取必须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在有关科学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成员可以根据所获取的信息,临时采用必要措施。新冠病毒是否会通过冷链方式在食品或食品包装留存和传播,目前尚无定论。在此情况下,中方在充分和科学的风险评估基础上,对冷链食品加强监管,并对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同等适用,相关做法符合世贸组织规则要求。
目前,全球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时期,我们呼吁相关国家和地区的食品生产企业严格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联合发布的指南要求,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做好各项预防措施,严防出口食品被新冠病毒污染,共保食品贸易安全;同时,共同遵守世贸组织规则,不采取不必要的贸易限制措施,一起努力维护国际贸易供应链安全稳定。谢谢。
2020-07-10 15:52:20
韩国京乡新闻记者:
新发地市场出现聚集性病例后,进口三文鱼作为病毒传染源的可能性受到关注,最近美国、欧洲等肉类企业新冠肺炎病毒聚集性暴发,冷冻冷藏海鲜和肉类有没有传染源的可能性,能否介绍相关部门的防疫措施?谢谢。
2020-07-10 16:07:43
李宁:
谢谢你的提问。关于你提到的美国研究所的这篇文献,我也关注到了。这个文献是7月3日发布的一个预印版的文章,也就是说这个文章还没有正式发表。这个文章是美国军事医学传染病研究所牵头开展的相关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是将新冠病毒接种在去毛的猪的皮肤上来观察不同温度下新冠病毒存活的稳定性。研究的目的是用猪的皮肤来模拟人的手的皮肤,从而预测这个病毒在人的手的皮肤上存活时间,研究结果发现,在猪的皮肤上是可以存活的,这个研究结果再次提示我们,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洁卫生是非常重要的。刚才您提到的冷冻水产品和冷藏肉类食品是否可以作为新冠肺炎传染源的疑问,基于国际组织相关权威机构的观点和现有的证据,它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世界卫生组织、欧洲食品安全局、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些权威组织和机构都有明确的观点,观点也是比较一致的,那就是新冠病毒主要是经人的呼吸道、飞沫和人与人密切接触传播的,经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到目前尚无新冠病毒经食物传播的证据,这些观点在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上和这些机构的网站上都能公开查阅到。到目前,全球确诊报告的1000多万病例,我们国家确诊报告的8万多病例也都没有因进食食品而出现病例的报道。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庆元县“重拳出击”促进生猪增产保供
- 下一篇:中国暂停进口23家境外肉类生产企业产品